韓國雪嶽山國家公園權金城與新興寺--1020202
(圖--雪嶽山新興寺外)
雪嶽山位於韓國江原道,雪嶽山也稱雪山、雪峰山,每年早早就下雪,又存留很長時間,連岩石都是雪白色,故稱爲雪嶽。雪嶽山一帶於1965年11月被指定爲天然紀念物保護區,又於1973年12月被指定爲公園保護區,1982年8月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爲--生物圈保護區--。雪嶽山國家公園是韓國最富勝名的國家公園,也馳名國際,它有著如詩如畫的不同景致,春天遍地開花、秋天楓紅滿山、夏日流水飛瀑及冬日靄靄白雪,四季各有不同風貌,而雪嶽山的入口有四處,分別為束草市新興寺、襄陽郡的五色流域、麟蹄郡的百潭市與將帥台,其中以束草市新興寺最有名。
雪嶽山區跨江原道束草市、麟蹄郡、高城郡、襄陽郡等四個市郡,方圓373平方公里,山峰直立雲霄,海拔最高峰達1,708米,伴著溪谷流水的雪嶽山是韓國最有名的國家公園,而與雪嶽山相連的束草市東臨東海(日本海),自古就是有名的旅遊觀光城市,我們遠道來造訪,當然無法一窺雪嶽山的全貌,只能重點造訪位於束草市的權金城、新興寺等地。
往雪嶽山的高速公路休息站拍攝的山景。
來到雪嶽山國家公園權金城入口,左方為售票亭。
下午四點多,太陽已漸漸從山邊西落。
進入公園後發現有雪溶現象,所以一但鞋子陷入雪堆就會潮濕。
公園的雪景,相當漂亮。
有著靄靄白雪的景致,身在其中感覺是月曆才看得到的景色。
來到雪嶽山新興寺寺門。
這尊大佛是用青銅作的,有380公噸,是韓國最北的一座坐佛像,名為統一大佛是為祈求南北韓的早日統一。
新興寺的四天王門,從這兒進入禪院。
雪嶽山國家公園裡的新興寺建於西元652年三國時代末期,原名香城寺在西元1642年遭逢祝融之災,後於西元1647年重建寺內還有大雄寶殿、石塔、冥府殿及壁畫等距今有千餘年歷史以雪嶽山為背景的新興寺,深林密菁的清幽環境為它最大的特色而廟宇的內部更保留了李氏朝鮮時代的梵鐘、三層石塔、大雄殿、冥府殿等17世紀到18世紀的建築,可當時佛教藝術的樣貌。
新興寺積雪很厚這裡是極樂寶殿。
新興寺的禪院,因為時間關係,所以探訪的時間不多,無法詳細介紹。
新興寺外的圍牆的景致。
離開新興寺準備去搭公園內的權金城纜車。
大佛對面的山景。
在權金城纜車站看下山的的纜車。
搭上纜車後,在纜車內拍的景致。
纜車下拍景致。
搭乘纜車時可欣賞到權金城一帶的奇岩絕璧,不論從下往上或從上往下看,盡是雪嶽山的美景。
出纜車後,從山上看到東海景色(首爾在西海岸,雪嶽山在東海岸,就地圖看,首爾在南,雪嶽山在北,有點複雜)。
開始登上權金城的最高點,因為地上結冰,所以有點難走;因有人說上山危險(容易滑倒),所以導遊較大家不要上山,但我認為既然來了,就試一試吧,先走一段再說,結果僅有一小段因地上結冰較滑外,其他還好,所以全團只有我一個人登上權金城的最高點。(導遊說約需20分鐘,其實約10分鐘即達山頂)
登山道上看到韓國東海岸的景色。
過了一小段結冰區後,這裡均已鋪上橡膠,所以很好走。
到權金城山頂了是一個巨岩,這座山應該花崗岩所構成。
山頂的美景,可看群山之美,很有國畫的fu。
四週的群山與雪景,感覺特別美麗。
這兩棵松樹能在聚水不易及風勢強大的岩石上生長,真的不容易。
山頂留下殘雪,但風非常大,氣溫極低,山頭巨岩是權金城的最高點。
風很大,登頂的人不多,大家都包得緊緊的。
我有懼高,所以不敢靠近崖邊拍照,否則應該可以拍到更壯麗的美景。
雪嶽山的告示牌。
山上的殘雪,雖然氣溫低,因水氣不足,所以雪不多。
下山時拍的步道上落葉樹。
地上鋪橡膠墊,所以很好走。
一旁的山。
登山道旁的雪景。
纜車站看到韓國東海岸(日本海及束草市),這時已夕陽西下,我們準備搭最後一班纜車下山。
纜車上來了。
纜車上看雪嶽山的權金城公園,圖左山谷就是新興寺。
從上往下看,還可以一覽小公園的全景,遙望遠方還可以看到束草市區和東海等地。
接近6點,人潮漸漸散去,天也慢慢暗了,準備去東海邊(束草市)吃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