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內湖區大溝溪、圓覺寺、白石湖、鯉魚山繞一圈--1090402
(圖--鯉魚山)
大溝溪溪畔親水公園步道可說是碧湖步道、圓覺寺步道、鯉魚山步道的延伸,沿路伴隨著清澈的溪水,景觀與前面那三條步道的山景面貌不同,溪畔步道是孩子遊玩、大人散步的最佳選擇。整座親水公園,以緩坡的地勢,營造出不同的觀景角度,沿途的親水平台與跳石,更是孩子觀察水中生物的最佳機會,當看到小魚悠游期間,鳳蝶、琉球青斑蝶、黑脈樺斑蝶於花海飛舞,白鷺鷥穿梭公園,為生態永續做了最佳的示範,漫步沿著大溝溪走可接上鯉魚山、圓覺瀑布步道,步道相當平緩好走。(資料來自台北市親山步道主題網)
台北市內湖有許多郊山,其中鯉魚山、忠勇山及圓覺尖山為內湖三尖,均屬五指山系,其海拔高度分別為223公尺、325公尺及290公尺,其中忠勇山為五指山最大支稜,山形成典型的尖峰狀,因此又稱為大尖山,鯉魚山是因山形頭高尾低狀似鯉魚而得名,又有小尖坑山之稱,圓覺尖山山勢小,山腰有圓覺禪寺而得名。鯉魚山、勇山親山步道起點位於內湖大湖山莊站旁,沿線經過碧山巖、圓覺禪寺等著名廟宇,步道上還有小巧涓秀的圓覺瀑布,步道從葉氏祖廟(高大的杉木聳立道路兩旁,頗有日本神社的味道,路邊林間兩座仿日式石燈籠更為這氛圍加分)開始,沿途步道緩步上行,伴隨著淙淙溪流聲(應該是大溝溪),行約3、400公尺,即可看見往鯉魚山的路標。而今日的行程是從葉氏祖廟下走大溝溪步道、圓覺寺瀑布步道上圓覺寺,再去白石湖吊橋後去碧山巖,下碧山巖走鯉魚山小人國步道回到葉氏祖廟,繞一圈走,含休息約3小時。其中,鯉魚山親山步道是台北市20條著名親山步道之一,而鯉魚山位於忠勇山東南方,與忠勇山(碧山巖後方)兩山連稜,有顆四等三角點,整座山勢呈頭高尾低的形狀,狀似鯉魚。
白石湖吊橋位於內湖的碧山巖附近,吊橋全長116公尺,號稱是台北市第一座大跨距的吊橋,因距離市區很近加上附近有觀光果園、自然農園,成為台北市後花園中最容易親近的地方。
碧山巖位於內湖碧山上,廟內奉祀開閩民族英雄陳元光及其部屬李伯瑤、馬仁兩位將軍。陳元光在唐末開拓福建漳州地方,被視為漳州人守護神,並尊稱「開漳聖王」,碧山巖經歷代經營目前是臺灣最大開漳聖王廟,香火鼎盛。而碧山巖居高臨下,除俯瞰臺北盆地外,站在廟前平台更可見蜿蜒的淡水河,鯉魚山及台北盆地景色,視野極佳,於夜晚登巖俯瞰臺北夜景,美景盡收眼簾。
行車路線為內湖成功路四段左轉131巷進入大湖社區,巷子後段沿著親水公園,到底是葉氏祖廟。
8點20分來到大溝溪,往前就是葉氏祖廟,目前鐵鍊圍起來,附近有許多地方停車。
先去大溝溪整治園區繞一圈,大溝溪整治得很美,油綠的很。
往前走。
往左行。
進入大溝溪整治的河道,旁有休息涼亭,在此泡茶非常理想。
大溝溪的美景,後方鯉魚山、圓覺尖。
步道沿大溝溪開始走,起點拍一張。
整治後的大溝溪,是非常好散步的地方。
前幾天有下雨,所以水還不少。
大溝溪真是大湖社區居民散步的好地方。
大溝溪中優游的魚不少,溪流中的魚已不再是人們捕食的對象,反而是生態系的一環,欣賞多於食用。
一座古色古香的水泥橋。
春天來了,綠草正欣欣向榮,一片油綠真是賞心悅目。
大溝溪整治的河段到此為止,往前過橋就是大溝溪原始的河道(旁有禁漁的標示),完成進入森林中。
左上是往鯉魚山,往前直行是去圓覺瀑布、圓覺寺,取直行。
大溝溪的水非常清澈,河中有許多小魚。
還是自然原始必較美。
這裡長年沒有日照,所以石頭是綠色的(手機拍不出石頭的綠),因為長滿青苔。
過橋就是圓覺瀑布。
因為最近沒有大雨,所以瀑布的水流很小。
在圓覺瀑布休息一下,續往圓覺寺。
從圓覺瀑布至圓覺寺都是石階,一路陡上。
今天好像夏天,陡上的石階走出一身汗。
大家奮力往上爬。
大溝溪、圓覺寺、鯉魚山的環狀路線圖。
來到圓覺寺這座內湖最早的佛寺,很不特別的寺廟。
圓覺寺前的景觀,是鯉魚山。
右上是往白石湖,左下去碧山巖,取右上去白石湖。
往白石湖吊橋方向走。
取右走柏油路去白石湖。
往左進入農園往白石湖吊橋。
順路往上行。
來到白石湖的同心池,這裡路標很清楚,可以隨意走走,不會迷路。
來到白石湖吊橋。
續往碧山巖,上了階梯就到了。
非常有歷史的開漳聖王廟--碧山巖,因為有相當的歷史,信眾頗多,加上地理位置在內湖群山中,視野極佳,所以假日來此遊玩的人很多,搭公車上來也很方便。
碧山巖的視野,在這裡看台北市的夜景或煙火,一定是最佳的選擇。
下碧山巖去鯉魚山。
每個階梯的石柱都有信徒的奉獻,石柱上有雕像。
下階梯過馬路從這裡上鯉魚山。
又開始走石階上鯉魚山。
旁有萬里長城台灣地區知名景點的縮小版,所以這條步道又稱鯉魚山小人國步道,這是民國七十幾年退休的劉洋正先生,起心動念開始著手建築,一發不可收拾,歷經十幾年的時間完成了許多的作品,沿著步道都可以看到,雖然歷經不少歲月的痕跡,損毀也不少,但他的精神令人感佩。
鯉魚山的萬里成城。
山海關。
鯉魚山海拔223公尺,山頂有休息涼亭,視野佳。
步道旁劉洋正先生的作品。
來到鯉魚山東峰,無基石。
鯉魚山東峰可看到大湖公園、捷運的運行,還有山下的大溝溪及內湖、台北市的風光。
續往下行,是陡下的階梯。
穿過台電的電塔。
經過一段沒有遮蔭的路,現在有遮蔭了。
接上早上來時走的大溝溪步道了,往右下。
走往葉氏祖廟的方向。
來到葉氏祖廟,很宏偉的建築。
往下就回到早上來的停車處,這時約11點30分,找地方泡茶、吃水果後開車去碧山巖吃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