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三義鄉火炎山—1081228
(圖-火炎山地形)
火炎山位於苗栗縣三義鄉和苑裡鎮的交界,南臨大安溪,大安溪在地理上曾是台灣氣候變動的分野,標高約602公尺,山頂有一顆編號159的三等三角點基石,名列台灣小百岳第035號。火炎山屬於沖積而隆起的地形,以礫石為主,礫石層土質鬆散,凝結力脆弱且地形奇特且陡峭惡劣,長期受到雨水沖刷致使陡峭的岩壁逐漸流失,因其屬於礫質惡地,土質呈赭紅或橘色,所以不論夕陽餘暉照射或日正當中,一座座突出如筍的山稜,就呈現出赤紅色,遠看像燃燒的火焰,由如西遊記的西域火焰山要借芭蕉扇來熄火一樣,因此被稱為火炎山。
火炎山的地質不適合農林業的開發利用,因此,保留了相當豐富的台灣原生植物,其中以相思樹、馬尾松和金毛杜鵑最多,從高速公路遠看其山勢雄偉,層層山巒堆疊交錯,雖然是知名度相當高的一座山,是苗栗地區許多人會來走的一條路線。登火炎山分南線及北線登山口,一般都是從中山高三義交流道下,往南至台13線尖豐公路的55.3公里旁(已接近大安溪)的入口處(旁有一座涼亭及停車場--正松泉停車場,停車每次50元)橋墩旁的小徑進入。由於火炎山地質特殊,之前被林務局列為自然保留區,108年10月解禁,登山步道是傳統山徑,陡峭處設繩索,危崖處拉黃線,並不適合一般遊客,而是一條純登山的路線。而北線則從台13線的53.5公里處右轉進入(入口有石柱及廢棄謎彩屋)產業道路,約行700公尺至三義垃圾掩埋場,對面的石頭便道,即是北線登山口。南線登山較辛苦,需要2.5至3小時才能登頂,但可以真正欣賞火炎山的特殊地形地貌;如純粹登火炎山則走北線較輕鬆,約1小時以內可登頂,但無法見識火炎山美麗的景色。
由於台灣知名的登山健行網站健行筆記舉辦全台縣市步道大票選,邀請全台灣各縣市的人民選出縣市必訪的步道,總計有近一百萬的投票數,結果苗栗縣的火炎山、馬拉邦山和加里山,一舉拿下前三名,因此火炎山變成非常熱門的登山步道,所以假日來爬山的人變得很多,步道因為人潮而變得擁擠。目前火炎山也仿新北市八里觀音山成立揹水隊,假日就有義工負責揹水(薑茶)上山,於休息點提供山友喝水解渴,周一至週五這些義工也負責步道的維護及整修,所以登山步道目前整修得非常好,許多地方都是用鵝卵石鋪成階梯及護牆,危險地方則用繩索加強成安全網,避免因稜線陡峭產生危險,只要有體力及耐力,一般人亦可攀爬。今天的走法仍採最輕鬆的方式,北線上、南線下,下山後朋友阿來來正松泉停車場接我們,不須走馬路回登山口,可以輕鬆走欣賞火炎山的風光,然而9點半從三角點下來,預計2個小時走3.3公里至登山口,包括休息及大峽谷壯麗景色拍照,就因為人潮太多,無法於11點半下山。
行車路線為國道1號中山高三義交流道下左轉尖豐路至53.5公里處進入約700公尺,就達登山口。
三義交流道下左轉尖豐路至53.5公里處,在此右轉,這張是引用舊照片。
約700公尺左側就是登山口,停好車剛好8點30分,因為不是從尖豐公路大安溪旁的55.3K處走上去,所以較為輕鬆。
從廢棄的產業道路進入。
旁邊一顆石頭寫有登山口三字,循其方向就對了。
第一個叉路,不取,續直行。
這裡有樹枝擋路,從這裡左轉就是清晰的登山步道,因為右轉往下行就會回到南鞍登山口,所以用樹枝擋起來,避免登山客走錯。
從這裡進入。
從這裡往上即南鞍休息平台三角點方向走。
走在都是鵝卵石的步道上,能在這貧脊的沉積岩砂石地上生存,不容易。
鵝卵石步道有點難走,把它當成腳底按摩就好。
今天天氣真好,陽光灑在林間,冬日能有這樣的天氣真好,相信今天一定能看到美麗的大峽谷景觀。
步道蜿蜒在林間,緩坡陡上的路段已經過去。
這一段矮灌木還蠻漂亮的。
9點10分來到南鞍休息平台,這時平台上已聚集許多休息的人,想必他們一定很早就來爬山。
先上火炎山三角點,再下來休息。
9點15分來到火炎山三角點,標高602公尺,有一顆編號159的三等三角點基石。
火炎山的視野極佳,可眺望通霄、苑裡、大甲一帶的景色。
火炎山旁壯麗的峽谷,這裡大概雨水多,所以林相植被豐富。
三角點合影。
回到南鞍休息平台,這就是火炎山登山隊每個假日揹水上山的成果,每桶都是薑茶,冬天來喝真是解渴驅寒。
休息平台聚集了杯水義工及志工。
向辛苦的揹水志工致敬,假日揹水,平日維護步道甚至擔任救難工作,非常感謝他們,有您真好。
休息完,準備下山看大峽谷景觀。
要先經過矮灌木林,這裡都有遮蔭。
來到3K處,每500公尺都有里程標示。
開始走在火炎山的稜線上,一路上上下下,幸好旁邊的景觀很棒,否則會覺得辛苦,尤其上山的人。
可以難到山下的大安溪及神岡區。
步道上上下下,但景觀很棒,都有護繩,很安全。
步道2.6K處的景觀,前方是枕頭型的鐵占山,下方下方沃野連至台灣海峽。
這個景觀點很棒。
天氣好,山頭都亮起來,這裡是2.4K景觀點。
看到更遠的中央山脈。
陡下的階梯,我是等到一群人過去才拍的。
又是鈄空賞景處。
真要感謝義工維護這條步道,目前利用自然環境的石材來整修,跟以前差蠻多的,真的安全。
因為稜線上的小山頭很多,所以會忽上忽下。
鵝卵石鋪成的階梯步道。
來到2.1K的景觀台,視野真的很好。
回拍回拍來時路,可爬山的人潮。
來到2K處,即指登山口至此2公里,2公里至1公里是火炎山的精華。
有一段緩坡。
來到壯麗的大峽谷。
任何角度拍都美。
山似乎被劈了一半,金黃色的砂岩,像是西遊記的寸草不生的火炎山。
赭紅色的砂岩的另一側竟然綠樹成蔭。
赭紅色的砂岩的另一側竟然綠樹成蔭。
美女不顧危險,在山崖邊拍照,替她們捏一把冷汗。
遠拍近攝真是美哦。
續往下行。
來到更遠處拍攝。
坐在這裡賞大峽谷最美。
開始陡下。
這些志工從新修繕步道,讓步道更好走。
來到更遠處拍攝,開始有層次感了。
上上下下是火炎山步道的特色。
又是往上,但步道舖設得很好。
遠處的鐵站山只是一小塊。
2K至1.5K走了很久,主要是拍攝加上景色太美。
穿過山邊小路。
往下走後就看到火炎山的層次。
火炎山石礫地形有許多相思樹。
火炎山的山下的地形,也很漂亮。
不同角度的火炎山,也有不同的美。
山巔的這幾棵處的生命力真強。
續往下行,陡下的路要小心走。
苗栗縣三義鄉火炎山
不同的峽谷。
相思林,下坡不好走。
步道穿進樹林中。
整修老的步道。
層層的火炎山地形,步道是沿著山崖邊走下來的。
有點像燕巢的白堊地形景觀。
離火炎山的地形愈來愈遠。
大安溪與中山高。
疊石祈福。
從這裡可以看到火炎山的地形。
一處小休息平台。
鵝卵石步道往下,應該快到橋下了。
11點40分終於回到火炎山登山口。
火炎山登山步道圖。
回拍登山口,我先下來與阿來會合,其他人還在山上。
總結,由於火炎山經票選全國第一的登山步道,除了有壯麗的峽谷景觀外,處處山頭都是瞭望的景點,爬上三角點還是挺累人的,但能近距離欣賞赭紅色的特殊地質風貌、自然的鬼斧神工,在不同光線下所呈現不同的色彩與景致,也算是台灣的唯一。之前很少人關注這座山,除了遭管制外,因為稜線及土石容易崩塌,相當危險,所以步道有安全設施及後續維護也是原因之一,今天有如此多人來爬,顯示這座山受到了重視,希望登山客能不要亂丟垃圾、製造髒亂,愛山、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