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區陽峰古道橫嶺古道繞一圈--1020915
(陽峰古道旁的小溪流--淨水場旁)
陽峰古道是前清時期往來竹子湖與士林、天母地區的一條古道,從仰德大道接上陽金公路後,這條古道才逐漸沒落。這條古道從頂北投泉源路260號的「陽明淨水廠」開始起登,至湖山路二段後又接上產業道路上到竹仔湖。在峰陽古道口的紗帽路與泉源路交界處有一座鼎筆橋,跨越了陽明溪,橋的二頭分別為陽明淨水廠與寶山建設招待所(舊名為「雙葉莊」--是日據時代的溫泉旅館),因此登山口極易辨識,而這條古道的路線並不長,上到湖山路後,可在前往陽明山公園或是前往大屯瀑布,由於這條路線擁有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遺跡,景觀亦多元而豐富,也是屬於消暑型的路線。
橫嶺古道為紗帽路頂半嶺至陽明山後山公園之間的古道,前段為石階及柏油路,後段為幽靜的竹林山徑。一般走橫嶺古道,都是從湖底路走起,路口左側有一咖啡色標誌招牌,標誌牌與電線桿之間有一條不明顯的路徑,這就是橫嶺古道的入口,且有草叢遮道,所以入口非常不明顯,不容易發現。進入步道後竟然變的開闊、平緩好走,是森林中的一條幽徑,會覺得陽明公園入口處竟隱藏著如此質樸的古道,教人驚奇,而愈往下走越寬闊,最後接上柏油產業道路,旁就是天上廟,比天母古道更為平易進人,可說是陽明山地區最佳的步道。
我們今天行程是從天上廟走小徑下行至泉源路,至淨水場後走陽峰古道上至湖山路,走陽明山公園至後山,接上橫嶺古道回到停車場,約1小時50分。
行車路線為北投區行義路於惇敘工商右轉泉源路直行接紗帽路,約行2公里轉彎處左轉湖底路上山(注意不是往湖山國小方向的,是過往湖山國小叉路的下一路口),行湖底路約300公尺後路左側有階梯,右側路旁有湖底+300的綠色里程標示,立即右轉上山至天上廟停車。
從湖底路300公尺右側上來約行1公里左右就到達天上廟,這裡有廣大的停車場,可能這裡較涼爽、空氣也不錯,所以一早就有人在這裡休息乘涼。
啟程前合影--今天多一位朋友參加,東育先生。
從天上廟停車場往下走。
約50公尺來到二個步道口,左側是往紗帽路,右側往泉源路,我們往右側。
右側路口。
階梯路往下。
快到出口的湖底路。
這是湖底路,過馬路在10號屋前左側,接上步道。
走這條步道下到泉源路。
可清楚的眺望大屯山。
又要接回湖底路了(對面往上的路是去天上廟)。
沿著湖底路走,前方就是泉源路,續往泉源路。
梯柏油路約要走500-600公尺,才到陽峰古道口。
來到日據時代的招待所,後方是淨水場,左側電線桿旁就是古道口,注意登山口沒有任何標示。
招待所有濃厚的日本風味。
這就是陽峰古道的步道口。
大家在古道口合影。
溪旁是淨水場。
溪流的美景。
圍籬內是淨水場。
離開淨水場,就是一條美麗的步道。
沿途種著不知名的花,讓人賞心悅目。
來到一農舍,種植許多蔬菜,路旁還有金針花。
路旁合影,遠方是大屯山。
進入傳統登山步道。
這條陽峰古道是緩緩向上,還算輕鬆。
雖然有部分路段沒有整平,但這就是原始的狀況。
經過這個鐵門,就快到湖山路了。
來到湖山路,路旁有米老鼠的家,繼續往上行。
來到土地公廟,路旁右側有一座大涼亭,亭下有洗手間,大家在此休息一下。
這家民宅保留當年的地址(中正路二段),因為軍管年代這裡是陽明山特別行政區。
來到湖山路頂,在這裡有右走,前往陽明山花鐘。
湖山路的榕樹蔭。
湖山路的小巷眺望台北市。
來到交叉路口,左往花鐘,右往後山公車站,我們續往右。
路旁美麗的花圃,嬌陽下更現豔麗。
續往陽明山公車站方向走。
來到陽明山公園停車場入口。
人行道遠晀大屯山系。
大屯山前合影。
快到人行到終點了。
從這裡下到湖山路。
橫嶺古道就在湖底路與湖山路的交叉口的湖底路旁。
橫嶺古道登山口的標示。
這裡是橫嶺古道入口。
古道口合影。
橫嶺古道的寬大是少見的,所以很多人走。
感覺一直往下。
路旁的竹林。
這樣的竹林,讓人心曠神怡。
抵達停車場。
路旁有橫嶺古到紅檀登山口的路標,走完橫嶺古道僅約需20分鐘。
天上廟前合影,結束今天的小行程。
天上廟前廣場有許多大楓樹,是乘涼休閒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