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總督府步道登頭寮山、百吉林蔭步道--1020608
(圖--頭寮山山頂風光)
頭寮山位於大溪慈湖旁,海拔493公尺,又名湳仔溝山或湳溝山,山頂有總督府補圖根點基石,所以又稱總督府登山步道。登頭寮山有好幾個登山口,可從百吉隧道北口總督府步道(又稱湳仔溝古道)、承恩路湳溝山步道,或從百吉林蔭步道中段起都可登頭寮山,而且頭寮山可通大艽芎古道、溪洲山及石龜坑山、白石山,登山步道四通八達。我們從承恩路湳溝山步道起登,先上頭寮山,原路回到鞍部,往下前往百吉林蔭步道,往後慈湖,在往百吉隧道北口,穿過舊百吉隧道,再回到客家麵,繞一圈走。從總督府登山步道上行,開始先經過一段桂竹林,穿過桂竹林後爬一段木梯,然後上到平緩步道,是充滿落葉的泥土路,約15分到達稜線,往左大艽芎古道,開始行走在稜線上,約25分後登頂--頭寮山,有總督府圖根補點一顆,山頂往西北視野最好,俯視山下的慈湖,遠眺白石山、金面山,往東可遠望復興鄉山脈。下來再去接百吉林蔭步道,回到隧道北口,穿過舊隧道走回承恩路停車處。
行車路線,國道3號三峽(或大溪)交流道下,往大溪慈湖方向過慈湖後,經過百吉隧道後右轉承恩路,約400公尺看到客家麵即可停車,附近有很大的停車場。
今天因為忘了帶相機,所以用今天的相片是用I PHONE拍的,我們從9點起登。
客家麵,雖然是一家非常不顯眼的小店,但每到假日中午用餐時間,可是人滿為患,生意非常好。這裡就是總督府登山步道的起點(路口有咖啡色的指標),對面有停車場。
黑色標竿是路標,寫著總督府登山步道、大九芎古道,登山口就是位於電線杆旁。
大家在登山口合影。
登山口一進來就沿著竹林上行。
經過竹林,這時已過的採筍的季節,所以可以看到許多筍葉及較晚冒出的桂竹。
雖然今天天氣炎熱,但走在這種竹林裡,相當舒爽。
穿過竹林就到木棧道。
快到上面的橫路了。
上到橫路後往左--湳仔溝山,對面的樹上有指標。
我說的橫路是木棧道上來非常平坦的步道,寬大好走如圖,往左是頭寮山,往右是百吉林蔭步道。在炎炎夏日充滿樹蔭的步道,走起來非常涼爽。
這就是往頭寮山方向非常好走的步道。
來到三叉路,左往頭寮山(大久芎古道),右往百吉林蔭步道,前方往下是往百吉隧道(慈湖)。我們往左先上頭寮山,路程約25分鐘。
上頭寮山,這是第一段攀繩的路,總共有二、三段。
上來後就是一段緩坡,但這時無風,而且蚊子超多,一停下來九有蚊子伺候,大加走的汗水淋漓。
又是一段拉繩的登山道。
終於登上頭寮山。海拔493公尺,有一顆總督府補圖三角點。
頭寮山山頂風光。
山下就是慈湖。
辛苦走上來,所以合影留念,雪娟因為不舒服,所以沒上來,惠玲與芙玲陪著。
我們在山頂休息一下就原路下山了,來到剛剛的三叉路口,我們往前直行,不走客家麵方向,而是往百吉林蔭步道方向。
如果走累了,其實也可以從這裡(百吉隧道口--北側-慈湖)下去,但我們要去走百吉林蔭步道,所以直行。
直行的路非常平整寬大,約走10分鐘就會來到這個休息點。
休息點再往前直走就會遇到百吉林蔭步道。
約10分鐘就來到百吉林蔭步道,步道早期是軍事管制區,現在已開放民眾步行,終於揭開這美麗的面紗,原來這裡是如此幽靜美麗。因為步道全程都在樹蔭下,夏日來非常涼爽,所以很多人來走這一條步道。
很神奇在這裡遇到雪娟一行,因為她們走錯路,誤打誤撞,來到林蔭步道的叉路,剛好我們下來,看到她們在步道的上方,而我們正好要下行。
剛剛下來接林蔭步道的地方,步道的對面是往石龜坑山,有綁登山條。
百吉林蔭步大道非常優美,走起來非常輕鬆,現已不能行車,僅供人走。
步道上合影,這時大家又一起入鏡了。
出百吉林蔭步道,也是後慈湖的入口,假日這裡有攤販賣涼的,還有蔬菜。
後慈湖的入口,須先網路登記才能入內,且會有專人導覽(99年1月來過)。
路標。
後慈湖步道,往下就是百吉隧道北口。
也都是走在林間。
來到台7線百吉隧道北口。
這裡也有總督府古道,原來古道也可以從這裡走到客家麵。
大溪地區旅遊登山圖。
右方木棧道是總督府古道,可以走到剛剛登山的三叉路,上頭寮山;左方木棧道是前往百吉林蔭步道,左方也是舊百吉隧道。
我們要穿過舊百吉隧道,走承恩路回到客家麵的停車處。
在百吉隧道口合影。
百吉隧道已經成為休閒步道,炎炎夏日這裡非常清涼,比冷氣房更讓人感覺舒服,所以我們在這裡休息一下,直到11點30分才離開往客家麵走。走完一圈約2小時30分(含小休息)。
今天中午就在客家麵解決,聽說那兒的麵不錯吃,可以去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