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凌雲禪寺登鷹子尖及占山(尖山)--1020427
(圖--占山的視野)
占山,又稱尖山,海拔381公尺,在觀音山之東南方,外觀酷似日本的富士山,且俯臨淡水河,又有「淡水富士山」的美名,山頂上有一早覺會闢建的「占亭」,其前方有一違建鐵皮屋,屋前水泥平台,可眺望淡水,與大屯山、七星山遙遙相對,右方可看見台北市101大樓集火車站新光大樓。山下可看見關渡平原、關渡大橋及基隆河、淡水河交會處的社子島,風景優美。
而占山與觀音山之間共有八個山峰相連(占山主峰為1峰,硬漢嶺為8峰),靠近占山的五峰,山形峻秀、山勢陡峭,有「占山五峰」之美譽,所以,觀音山真正的「硬漢路」是占山與觀音山之間的連峰縱走,全程上上下下,是一條很具有挑戰性的登山路線。
鷹仔尖,原名「凌雲山」,海拔434公尺,位於樹林中,無展望。山頂有一圓形木亭,山風清涼,環境幽靜,適合休憩。
行車路線為64號快速道路於觀音山交流道下,右轉凌雲路上山至凌雲禪寺。
凌雲禪寺外的停車場,可停許多車。
進入凌雲禪寺搞靠左側走,往山上方向,不進入禪寺。
沿著禪寺外側步道往上。
這棵大樹就在禪寺後方,非常壯碩,沿著路徑走。
占山(尖山)步道的起登點就是這裡--凌雲禪寺後方。從這裡出發一路都是階梯向上,約400公尺可抵達「盤絲亭」。
約行400公尺,來到鷹仔尖與尖山的路標,在盤絲亭對面,即是占山步道支線,通往鷹仔尖。支線路程短,約0.3公里,全程都已鋪石板。不需10分鐘,便可輕鬆登上鷹仔尖。
盤絲亭旁的老榕樹,樹根盤錯如絲,因而得名,哪裡也可往鷹仔尖。
往鷹仔尖是舖設整齊的石板路。
開始階梯向上。
兩邊都可以到鷹仔尖,我選傳統山徑。
來到鷹仔尖涼亭。
鷹仔尖的說明牌,居民稱福隆山,海拔434公尺,位於樹林中,無展望。
鷹仔尖步道屬於占山步道的支線,所以從盤絲亭至鷹仔尖約312公尺。
鷹仔尖合影。
下鷹仔尖,續往占山(尖山)。
往占山(尖山)的路標,還要820公尺。
觀音山步道系統圖。
之前介紹往尖山與觀音山間有8座山峰,所以我們從凌雲禪寺到尖山,也需要爬幾座山。
因為走階梯上爬辛苦,所以這裡有捷徑,可繞過小山峰。所以我們選擇右方傳統山徑。
傳統山徑走起來比較舒服。
接到占山(尖山)步道。
開始下坡,是好長的陡下,我們走得小心翼翼。
遠方山頭就是尖山(占山)。
木棧道非常狹,不好走,我擔心回程這麼長的上坡將非常辛苦,難怪說爬占山(尖山)是最硬斗的。
登山道旁可看見台北盆地的建築。
來到占山步道1000公尺處,大概走320公尺就到了。
開始上坡了,山頭就是占山。
占山到了,海拔381公尺,與鷹仔尖同,山頂都有涼亭。
占山有一顆圖根點。
占山旁的視野,非常開闊,往北可眺往大台北地區。
對面是大屯山與七星山。
南方是觀音山。
在此合影。
回程遠眺觀音山。
開始回程的上坡,我不想走階梯,選擇左側傳統山徑,一樣可以回到主線。
雖然是一路陡上,但總比走階梯輕鬆(我認為)。
雖然陡上,但有繩為防護措施,相當安全。
會接回石板路。
回到平緩步道,這兒已接近盤絲亭。
眺望鷹仔尖。
下階梯回凌雲禪寺。
快到凌雲禪寺了。
凌雲禪寺後方,這鷹仔尖及占山連走花了2小時40分(2點20分出發5點回)
這是中午在我家吃春捲的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