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貢區草嶺古道--1070428
(圖--啞口風光)
草嶺古道是先民開闢淡水廳到噶瑪蘭廳之間的淡蘭古道(由暖暖經十分、楓仔瀨、頂雙溪出至葛瑪蘭)中之一段,位於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到宜蘭縣頭城鎮大里間的越山路徑,全長8.5公里,因為經過新北市及宜蘭縣的分界山「草嶺」,故稱之為「草嶺古道」。
草嶺古道的鋪設採用當地最常見的砂岩作為材料,石階尋級而上,後來歷經日人的拓寬、頭城鎮公所的開路以及東北角管理處重新以砌石鋪設,而成為一條古意盎然、兼具知性與感性的健行步道,從遠望坑、跌死馬橋拾級而上,全程都在樹蔭中,除夏天較熱外,任何時節都適宜來走,古道沿途可見夾道的常綠闊葉樹林和人工栽培的針葉樹,以及最具亞熱帶雨林特色的筆筒樹,沿途緩坡上升會經山邊的仙跡巖及「雄鎮蠻煙」碑(位於古道半山腰、海拔約240公尺處)、「虎字碑」(海拔約330公尺,是接近嶺頂隘口處步道旁的一石塊刻字),距離啞口的觀景亭就不遠了。而接近景觀亭前,由於兩旁有大面積的芒草,秋季時白茫茫一片相當壯觀,此一段就沒有遮日,夏天走來相當辛苦,接近峰頂附近就會有自東北海岸的風吹拂,也會感受到屬於東北海岸的特別景致。
到啞口時,有一條步道往向上走是前往桃源谷(還要4.5公里),另一條往下則是往大溪。在景觀亭上,秋冬時東北季風強盛,風非常大,天晴時可以看到大海的萬頃波浪及飄在海上的龜山島,藍天白雲加上湛藍的海水,讓人心胸開朗、身心舒暢。而景觀亭下方平台的北宜交界旁,除有幾塊石碑記事外,有一間石頭建造的福德祠,形式古樸,祠裡同時供奉著土地公與土地婆,相當少見。
古道沿途設有三座涼亭、解說牌、林務局護管所服務區及公廁等設施,從貢寮走到大里天公廟大約需4-5個小時,因為開車的要全程走完草嶺古道涉及交通接駁問題,從貢寮遠望坑走到宜蘭大里天公廟後,需要搭公車或火車回到貢寮,再搭車上山開車,加上接駁車時間難掌握,一般人會選擇搭火車至貢寮,買便當走馬路到登山口,進入草嶺古道走到大里,返程再搭火車。
所以今天我們只走草嶺古道前段的精華路段到景觀亭再原路折回,中午買福隆火車站便當在望遠坑親水公園泡茶、用餐。
行車路線為國道3號接國道1號八堵交流道下走2丙至十分,於十分右轉2丙雙柑公路,經貢寮國中後,於2丙右轉草嶺古道產業道路經遠望坑至登山口停車。
8點40分來到草嶺古道望遠坑,車停停車場。
來到跌死馬橋前。
草嶺古道一開始都是沿著溪流走,非常涼快。
昨天下過雨,道路濕,幸好天氣已好轉了。
來到草嶺古道登山口。
草嶺古道登山口流水潺潺,夏天會有許多人來戲水。
草嶺古道路程時程。
草嶺古道口合影。
步道口的景色不錯,是拍照的好地方。
步道口有草嶺古道緣由的解說石碑。
步道先緩緩向上,伴隨著淙淙的水流,讓人心曠神怡。
第一段長陡坡階梯。
上來後就有石椅供休息。
大改是昨晚的雨,讓樹木更清新,風景更漂亮。
步道隨著山景變化。
山裡的梯田草原風光。
步道非常好走。
來道第二段階梯上坡。
來道雄鎮蠻煙石碑,台灣現存最大的碑碣,為三級古蹟。
雄鎮蠻煙石碑的說明。
人在碑前就渺小。
讓人心情舒暢的步道。
過雄鎮蠻煙碑後,步道非常平緩,是草嶺古道最精華的部分。
每一處都很棒。
這裡可謂美景處處。
過小橋。
來到草嶺古道中的休息涼亭,旁有步道上唯一的洗手間。
續往上行。
開始進入芒草區。
感謝老天,沒有大太陽,進入芒草區表示啞口快到了。
來到虎字碑,上方就是啞口的休息涼亭。
虎字碑緣由說明。
虎字碑前合影。
來道啞口。
回拍草嶺古道的山古,好多人來走古道。
啞口合影。
草嶺古道啞口的風光,天晴時龜山島就在眼前。
非常美的山海交錯的景致。
濛濛霧中的龜山島。
草嶺古道啞口。
啞口有解說牌,續往下行就是去大里。在啞口休息後往回望遠坑親水公園泡茶、用餐。
望遠坑親水公園水田。
望遠坑的美景。
風光無限好。
水田風光,不輸田中央。
望遠坑水田種筊白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