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牛山,位於關西的馬武督,是新竹地區的名山,名列台灣小百岳,
從石門水庫亦可走到石牛山。從竹118線34.7公里處轉進後約50公尺
,靠右沿石牛山民宿方向產業道路前進,約1公里即達登山口。上次
來登石牛山,從34.7公里處轉進後,即沿著較寬的柏油路前進,一直
往上來到有標示石牛山及彩和山登山步道的地方,即下車走步道,
但步道標示不清又回頭驅車往上,結果依舊沒有到達石牛山。這次
小心做功課,幸好沒有走錯路。
來到石牛山停車場,每部車收停車費100兩,停車場整理的很乾淨
,有廁所及洗手台,我們下山時也順便清洗雨鞋。
石牛山的登山步道圖,登石牛山有3種走法,一般是右去左回、左去
左回(約2.5小時)及走一大圈(約需4小時以上),以下面停車場的照片
中的水泥路前進是右去 ,我們來到登山口以接近下午3點半了,考
量天色及時間,因為右去的路較陡,不好走,所以決定左去左回,
選擇較好走的路。
停車場的草皮,很綠,管理停車場的阿伯,很用心。
登山口有一座石福宮,據說石福宮是一座百年古廟,前幾年才改建成現在的模樣。祀奉神威顯赫的土地公,鎮守石牛山,庇佑庄民及登山客順利平安。廟寫著『石宮福』,會把『宮』字寫在中央,是客家的廟宇的寫法,是石福宮,不要搞錯了!下午3點半開始登山。
停車場左側的登山步道,先走一段水泥產業道路,會經民宅正門口到登山口。
開始登山,大家一路說說笑笑。
15:45 過民宅後的登山步道。
開始的路很好走,步道也很自然。
穿過獨木橋,非常搖晃,木頭看起來有些腐爛,有點擔心,幸好落差不大。
用雨鞋登山,真的較不滑,穿雨鞋的我們,好像是一群要到山裡工作的人。
終於看見陽光灑在樹葉上,不再是早上的陰霾天氣。
看到這個轉口,過去就到石牛山頂了。
16:30到石牛山山頂了,名列台灣小百岳之一,海拔671公尺,山頂有一個三等三角點的標示。
山頂壯麗的景色,也因為沒有大太陽,有淡淡的雲,所以可以看得很遠、很清朗。
登山友在此做的標誌(石牛山671公尺)。
山上可遠眺石門水庫,視野是360度,是我們爬山中景觀最棒的地方。
石牛山的三等三角點。
大家高興的合照。
大家高興的合照。
山頂五仙女。
登山五先生。
17:00,遠方的落日被雲擋住,在層層的山巒、淡淡雲煙的升起
下,我們告別石牛山,想起范仲淹的詞--蘇遮幕--『碧雲天,黃
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
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
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很適合思鄉、思友的情境。
大夥晚上在台3線的香村客家餐廳晚餐,忘了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