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大溪頭寮山、石龜坑山、百吉步道繞一圈--1130706
(圖-溪洲山)
今天的行程原本計畫是大溪草嶺山、打鐵寮古道,但因為只有志鴻夫妻參加且來搭我車,無法接駁,所以搜尋慈湖登山路線後,決定路程更改,把車停百吉步道口,往下走到慈湖停車場,從停車場對面的產業道路登山上頭寮山,再去燈石龜坑山,從白石碑產業道路下來,再走百吉林蔭步道回到停車處,剛好一圈,這條路線除頭寮山段走過外,其餘路線沒走過,算是新嘗試。今天天氣熱,雖然林間頗為涼爽,但從大溪停車場海拔約200公尺登上493公尺的頭寮山後,右下到海拔不到250公尺的百吉林蔭步道,再上海拔480公尺的龜山坑山(其間在稜線上上下下),頗為辛苦,昨晚GOOGLE有部落客走這條路線,他還上白石山,再接打鐵寮古道回到慈湖停車場只花近4小時(剛剛寫這篇時我再查一次,是我看錯了,是7個多小時),所以我認為可以走到石龜坑山(因沒打算上白石山),下山接白石碑產業道路再走百吉林蔭步道,應該3個小時多一點可走完,沒想到卻花了4小時20分(可能是天熱、又上上下下,走的辛苦,所以比較慢),才走回停車場,石龜坑山竟沒有走到(當時應該快走到了,但已經11點20分還有回程要走,如照計畫到白石碑產業道路要15-20分,產業道路較無遮蔭,還要時間走到百吉步道口,再上百吉步道,所以原路下山可能比較快),顯然我們太肉腳了,所以石龜坑山下次再來走造訪,但走了這次走我大概知道怎麼安排了,下次可順利登石龜坑山。
還有,今天流了不少汗,但比上周基隆海興步道、大武崙而言,這條步道算是涼快的。中午在湳仔溝二弟鵝肉吃完中餐就回台北了,沒有在慈湖泡茶,是因為今天天熱、流了不少汗,且今年以來走最久的一次,想回去休息。
頭寮山位於桃園大溪慈湖旁,海拔493公尺(上次記是480公尺,好像長高了),又名湳仔溝山或湳溝山,山不高,因山頂有總督府補圖根點基石,所以這條步道又稱總督府登山步道,山頂往西北視野最好,俯視山下的慈湖,遠眺白石山、金面山,往東可遠望復興鄉山脈,視野佳。登頭寮山有好幾個登山口,可從百吉隧道北口總督府步道(又稱湳仔溝古道)、承恩路湳溝山步道,或慈湖停車場對面。
石龜坑山,海拔480公尺,有一顆總督府基點,但今天沒有走到,下次再尋。
行車路線,國道3號三峽(或大溪)交流道下,往大溪慈湖方向過慈湖後,在過百吉隧道前的路邊停車,也可以進入百吉林蔭步道停車。
8點20分車停百吉隧道口前方的路旁後,往慈湖停車場走。
來到慈湖停車場。
續往頭寮方向走。
來到這個路口,往右上(離慈湖停車場很近)。
進入後不到50公尺往左進入上頭寮山。
由此上頭寮山。
昨天下過雨,地上是微濕。
來到竹林。
由綠竹筍林上頭寮山,一開始平緩好走。
緩坡向上。
叉路,左側會一直陡上,右側較為平緩,最後再休息點會合(回來才知),因為今天我選左,就走艱困的。
開始一路陡上,後面是之字型上山。
之字型山路。
來到休息點,右側有一條來路,就是剛剛說的緩上路,在此會合。
今天天氣熱,流許多汗,在此休息一下,但這條步道算是涼快的,比上周海興步道還要涼快。
倒樹,很容易通過。
接上大久艽古道,右往溪石亭,左往頭寮山,取左。
當年慈湖的衛哨亭。
9點40分登上頭寮山,他海拔493公尺,又名湳仔溝山或湳溝山
頭寮山放置國旗。
續下行往百吉步道、石龜坑山。
好風景。
續左往百吉步道,右往湳仔溝,取左。
休息點,上次來走頭寮山、湳仔溝步道,也在此休息。
往石龜坑休息站路標。
續往百吉步道這段平緩好走,是五星級的。
10點15分下來到百吉林蔭步道(海拔不到300公尺),過步道往上就是去石龜坑山,休息一下,因為還要爬升到480公尺。
10點25分續往石龜坑山,一開始是緩上。
步道在林間穿梭,緩上後開始陡上。
來到390高地(就是海拔390公尺)。
休息點。
看到新溪洲山。
稜線陡上,以下風景,請欣賞。
躍上石頭。
沿著崖邊走。
走到這裡已經11點10分,還要左下切再上石龜坑山(應該快到了),右去白石產業道路(大約15-20分)。休息一下後,研判如要去石龜坑山,再按計畫到白石碑產業道路(15-20分),再走到百吉步道口,再上百吉步道,時間到底要花多久並不知,加上走產業道路(較無遮蔭)較熱,所以原路下山可能比較快,故11點20分在此原路折返。
折返點的風景。
五寮尖、百石山縱走的救援點。
12點10分回到百吉林蔭步道。
回拍百吉林蔭步道涼亭。
續往百吉林蔭步道後慈湖方向走。
來到後慈湖入口。
疲憊的我們,水都喝光了。
12點45分到百吉隧道前的停車處。
中午就到湳仔溝的二弟鵝肉用餐,因為上次去吃,覺得他的陽春麵湯頭很不錯,個人覺得比著名湳仔溝客家麵好吃,所以再度光顧,吃著還是覺得不錯吃,老闆還送涼拌木耳給我們,我們也把帶來的水果拿出來吃(當然有先徵詢老闆同意,也因天氣熱不想再外面泡茶),吃完就回台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