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竹縣橫山鄉騎龍古道、大山背、大山北月--1120520

20230520_090357.jpg

 

20230520_094822.jpg

(圖--騎龍古道)

因為昨天全省都有降雨,尤其新竹地區雨勢不小,但因為一早台北仍在下雨,根據中央氣象局預報研判原定的橫山鄉下雨機率應該不大,所以就照計畫進行(阿述說:出門時樹嫂說下大雨還出門嗎?),來到大山背山人文生活館停車,因騎龍古道走一圈大概1小時,之後再去大山背山,但因為走騎龍古道時,阿樹接到電話丈母娘高齡仙逝,詢問阿樹我們可以結束行程提前回去,惟因早已有預感且丈母娘兒女都在,所以就不急著回去。

大山背意思是指「大山的背後」,客家話中亦有很偏僻的意思,橫山鄉的大山背有許多步道,有大崎棟古道、騎龍古道、茶亭步道、逃學步道等,而大山背人文生態館又稱大山北月,前身是為豐鄉國小,也是漫畫家劉興欽的故鄉及念書的地方,其位於竹34鄉道旁,也是大山背環狀公路的最高點,因大山背人口外移,小學廢校後整修成人文生態館,將教室改成生態展室、演講室及休閒餐館,後方還有一條迷你森林步道,是休閒的好地方。從人文生態館往下行,就是騎龍古道,這是第一次來走騎龍古道是大山背古道群中景觀最為豐富的一條步道,目前被規劃為國家綠道「樟之細路」的一部分,步道會經過的三座糯米古橋,還有早期的石柱屋、百年石階、伯公廟等歷史遺跡,而且竹34沿途種滿台灣柳杉,非常有溪頭的感覺,而走進騎龍古道一開始就是筆直的柳杉林,沿途綠意盎然,下了溪谷步道旁還有潺潺水流,景色相當宜人,桐花盛開的季節更是賞心悅目,騎龍古道全長約1.5-2公里,視回程折返點而異,步道全程綠意怏然,大樹遮蔭,是一條輕鬆涼快的路線。

走完騎龍古道原本要去樂善堂走大崎棟古道登大山背山,在大山背山可以看見油羅溪與上坪溪恰巧繞過其兩側並交會於西側匯成頭前溪,視野極為廣闊,但因為竹34鄉道柳杉林極美,這裡的步道是第一次來走,所以走鄉道也不錯,沒想到途中遇到一條步道(無名),就去走走看,反正不去大山背,往下切走到溪谷時,突然飄起雨絲,因為阿樹沒下來,所以就原路折返。回程問人才知可以接到騎龍古道,回到大山背人文生態館泡茶,人文生態館後方還有一條迷你森林步道,也去走走約15分鐘走完,是一條非常棒的休閒步道,今天來才發現原來大山北月環境竟然如此自然原始優美,來的人也不多相當幽靜,非常推薦來哦。

行車路線導航至大山北月人文生態館即可,從景安站到大山北月約1小時。

20230520_084104.jpg

來到大山背,前方進入是大山北月人文生態館(豐鄉國小改建),進入停車。

20230520_084046.jpg

一早來很好停車。

20230520_084204.jpg

往下走去騎龍古道。

20230520_084156.jpg

大山背的景觀地圖,顯示有許多步道可走。

 

20230520_084126.jpg

 

 

20230520_084309.jpg

騎龍古道口。

20230520_084346.jpg

20230520_084425.jpg

進入騎龍古道就是筆直的柳杉林,很漂亮。

20230520_084825.jpg

一路往下,所以回程是上坡。

20230520_085052.jpg

20230520_085800.jpg

來到第一座糯米橋。

20230520_085822.jpg

昨天下雨所以水量豐沛。

20230520_090124.jpg

20230520_090141.jpg

20230520_090211.jpg

以下是騎龍古道最美的路段。

20230520_090301.jpg

20230520_090357.jpg

沿著溪流走,很棒。

20230520_090432.jpg

20230520_090555.jpg

20230520_090614.jpg

20230520_090652.jpg

20230520_090713.jpg

20230520_090811.jpg

往右。

20230520_090930.jpg

20230520_091103.jpg

過鐵柵欄。

20230520_091130.jpg

續往前行,右下階梯是回程會有第三座糯米橋。

20230520_091210.jpg

騎龍古道沿途都有這個水泥柱,下方有說明。

20230520_091250.jpg

階梯往上,事實上兩條都可以走。

20230520_091405.jpg

往右去第二座糯米橋。

20230520_091446.jpg

來到糯米橋,水泥柱有標示。

20230520_091607.jpg

20230520_091625.jpg

20230520_091759.jpg

來到民宅。

20230520_091933.jpg

20230520_092229.jpg

續往上行會接到竹35-1,往樂善堂或回大山北月,我們在此民宅折返(原想還要去大崎棟古道,就不走遠了)。

20230520_092334.jpg

20230520_092353.jpg

20230520_092841.jpg

回到糯米橋。

20230520_093053.jpg

20230520_093649.jpg

回到鐵柵欄處,往左下回大山北月。

20230520_093729.jpg

來到第三座糯米橋。

20230520_093827.jpg

開始階梯往上,原來這是百年古階梯。

20230520_093942.jpg

回拍對面路(剛剛走過)。

20230520_094148.jpg

來到景觀台。

20230520_094229.jpg

20230520_094730.jpg

續往上行。

20230520_094811.jpg

走完百年階梯了。

20230520_094822.jpg

好美的大山背山村風光。

20230520_094958.jpg

這一段騎龍古道非常平緩。

20230520_095327.jpg

20230520_095501.jpg

走完騎龍古道了。

20230520_095602.jpg

20230520_100149.jpg

原本想去大山背山,但發現這附近有逃學古道,加上竹35線都是柳杉林,林相優美,就決定在這裡走。

20230520_100355.jpg

沿著馬路往樂善堂方向走。

20230520_100825.jpg

遇到一條步道,就近來走走。

20230520_101240.jpg

20230520_101409.jpg

步道一路往下行,跟騎龍古道的行進方式很像。

20230520_101451.jpg

20230520_102314.jpg

來到溪谷下方。

20230520_102338.jpg

過橋後沿溪走。

20230520_102351.jpg

20230520_102520.jpg

20230520_102607.jpg

來到一座橋,因為開始飄雨了,阿樹沒下來,所以就在此折返。

20230520_102754.jpg

從馬路走下來約20分鐘。

20230520_102812.jpg

20230520_103439.jpg

20230520_122957.jpg

10點55分回大山北月人文館泡茶、吃水果,12點20分,再到人文館後方的步道繞一圈。

20230520_123015.jpg

20230520_123024.jpg

20230520_123135.jpg

回拍。

20230520_123127.jpg

從右側走繞到山上一圈回來。

 

20230520_123257.jpg

20230520_123338.jpg

好美的一條休閒級的步道。

20230520_123938.jpg

20230520_124025.jpg

20230520_124245.jpg

回到交叉點,往右下去大山北月人文館。

20230520_124347.jpg

大山北月人文館。

20230520_124410.jpg

20230520_124416.jpg

20230520_124446.jpg

20230520_124520.jpg

12點50分離開大山背去關西吃午餐,本來想去香村花園客家菜餐廳吃飯,該店竟已歇業,只好臨時又找一家位於中豐路上的老店鄉之香客家料理餐廳吃飯,菜色還蠻道地的,沒有踩雷,約下午3點回到台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毛仔 的頭像
    小毛仔

    小毛仔的分享天地

    小毛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