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汐止區學頭坡山、老鷲尖、內溝山、翠湖繞一圈--1110326
台北市內湖區與汐止間有許多登山步道,之前也走過不少,今天來到汐止從金龍湖旁湖東街5巷的學坡頭山登山口起登經學頭坡山、老鷲尖南峰、老鷲尖、內溝山、翠池繞一圈,中途會經過幾個小山頭,全程約6.5公里,預計大約3個多小時可完成,本來預計阿樹會來參加,但他要參加婚宴,加上楊博士回南部過清明,昨晚靜美的夫妻同事住汐止也說要來參加,所以今天有新朋友加入。一早起來出門時竟開始下雨,其實昨天晚上我看了中央氣象局的資料,上午汐止70%會下雨,新北與台北市下雨機率也是超高,有想過改地點,但中途打電話問了靜美同事,表示汐止沒有下雨,只好照原定計畫。
學頭坡山登山口在過金龍湖旁的湖東街五巷路旁,要小心很容易就錯過,這條步道繞一圈是內湖汐止一帶非常熱門的路線,且位在金龍湖旁,具有相當悠閒的景緻,而金龍湖旁也有環湖步道,是不登山的人另一選擇,這條步道的山都不高,屬休閒等級的路線,因為之前沒來過,沿途風景不錯,步道也維得很好,也有許多展望點,全程都在樹林間,空氣好,所以是東湖、汐止一帶居民的登山好選擇,可惜我們走到一半多就開始下雨了,因為一開始走得太快過高壓電塔的學頭坡山(又稱白鷺鷥山、象頭坡山,標高 94 公尺)竟然就錯過了。而本來預計去的老鷲尖南峰(標高 155 公尺)、老鷲尖(又稱老鷹尖 、小鳶山,標高193公尺)及內溝山(又稱大尖坪山,標高 137 公尺)因為擔心雨勢變大,且步道因下雨而變的濕滑,在接近老鷲尖南峰前有條叉路通往翠湖,我們從那裏下山,今天原定去的老鷲尖、內溝山因擔心雨勢不停、天候有變,就不去了,但人算不如天算,回到停車處時,天氣又變好了,沒關係安全重要,山還在、下去再來。
行車路線從國道1號東湖交流道下沿高速公路旁的吉林街至中興路左轉續行中興路再右轉明峰街再左轉湖東街,再右轉點點湖東街五巷,進入後往翠湖方向停車。
8點5分來到金龍湖旁的老鷲尖登山口,從右側進入步道。
入口有學頭坡山、老鷲尖、內溝山、翠湖一帶的登山地圖。
經過遺址。
一連串的階梯步道。
學頭坡山雖然僅海拔95公尺,但還是有點喘。
下方是伯爵山莊社區。因為學頭坡山沒有標示,在電塔旁很快走經過了都不知。
伯爵山莊社區。
沿著陡坡邊走。
回拍岩盤,後方電鐵塔就是學頭坡山。
一段平坦好走的步道。
下方有山友在除鐵條路障。
這一段步道很棒,很好走。
經過一段竹林隧道。
竹林隧道,至此天氣都不錯。
天氣開始變換了,雲層加厚。
這裡應該也市伯爵山莊社區(從地圖來看,範圍很廣)。
老鷲尖、內溝山繞一圈,其實步道上上下下,但起伏都不大,算是好走。
開始飄雨了。
緩坡向上。
與逐漸大了,照片看不出來。
一旁的山坳已風雲變色,雨勢不小,打傘走步道。
經過一陣子,雨有緩和了。
步道都濕了有點泥濘,小心走。
旁有指標,因為與變小了,所以續往老鷲尖。
飄著細雨。
來到青蛙石。
這樣看還蠻像的。
回拍青蛙石巨岩,有點印地安人像的感覺,這時與又下起來了。
回拍下坡。
又走了一段,因雨勢漸漸大,天氣轉陰,為避免往老鷲尖、內溝山步道濕滑危險,剛好有條叉路往翠湖,雖標示不明,但路徑清楚,因此決定往翠湖下山,下次再來挑戰。
雨漸漸大,路也變的濕滑,幸好步道上鋪滿落葉,不致太泥濘。
看到翠湖了,旁有休息水泥桌椅。
來到翠湖,往左去北港二坑礦坑遺址。
翠湖,目前正飄著噢。
前方山頭就是內溝山。
往北港二坑礦坑遺址。
翠湖旁有許多休息座椅。
二條路都相通,取右下。
這裡就是北港二坑遺址,有公園的感覺。
遺址。
礦場遺址說明。
來到翠湖福德祠。
沿著步道下山。
走出翠湖步道口,前方就是湖東街5巷。
回拍湖東街5巷巷底,這裡是路的盡頭。
10點15分回到停車處,早上來時,我先把車停在這裡,往下走到學頭坡山登山口,從翠湖下來就不用再走馬路。
停車旁有一個鐵皮寮子,是當地里民搭建提供休息的地方,我們就在此泡茶聊天,靜美的同事因為中午有事,吃點水果就先離開,我們繼續泡茶,因為不是很餓,中午就到東湖的阿水越南美食吃粄條湯,下午去林口看老爹,在此感謝阿昇及希艷也陪我們去探望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