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國家公園大屯自然公園、蔡公坑山--1090621
(圖-蔡公坑山頂)
大屯自然公園位於大屯山與菜公坑山之間,佔地約55公頃,海拔高度約800公尺,位於二子坪下方,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及水生植物、針葉林等,自然公園中有水塘,有野鴨在水塘中覓食,而大屯自然公園遊客活動中心可以認識此一地區的生態,也是國家公園的六個活動中心之一。
菜公坑山位於大屯山主峰北伸支稜上,海拔886公尺,地質與西方的百拉卡山同,合稱為「枕頭山」,地形為大屯火山的寄生火山,外形呈鐘狀火山形態,岩層主要為角閃兩輝安山岩所組成。此山又名「草凹山」,頂上有顆巨大的「反經石」,該岩石中的磁鐵礦分佈不均勻,會使指南針失靈偏轉,故名「反經石」。沿途的山坡上有大片金毛杜鵑衍生,為春天賞花的最佳去處。峰頂視野良好可遠眺小觀音、七星山及部份北海岸線的景觀,無論是上山或下山,沿途風景清秀明媚,為假日遊覽極佳的路線(資料來自陽明山國家公園)。登菜公坑山的第一登山口和第二登山口都在大屯自然公園對面的巴拉卡公路上,步道約長1.6km,坡度平緩,屬輕鬆健行路線。
昨天因補端午節四天連假的班,今天週日才休息,明天要上班所以來陽明山避暑,東育及阿樹都來參加,當然人少的大屯自然國家公園是首選,因為二子坪太熱門,反而顯出這裡清淨,加上這裡海拔高度雖800公尺,但有海風調節氣溫,夏天的氣候依然涼爽宜人,是天然的冷房,所以今天就來這裡泡茶、休息。而大屯公園對面的菜公坑山登山步道都在樹蔭中(除少部分無遮蔭外),步道不長,從自然公園出發,自第二登山口上山,第一登山口下山,再過巴拉卡公路進入對面的步道,走回自然公園,剛好繞一圈,走走路健身,行程不累可兼具登山休憩。
行車路線為上仰德大道接陽金公路,左轉百拉卡公路,車停大屯自然公園停車場。
8點30分來到大屯自然公園停車場,已經停滿,所以須排隊等車位,因為對面紅線內有二車位可停,剛好有一空位,趕快去停。
從這裡進入大屯自然公園。
大屯自然公園的美景。
因啟芳兄夫妻昨天去參加大甲媽祖遶境活動,加上啟芳兄身體不適、揚博士有功課要處理,所以留在大屯自然公園休息乘涼。
沿著大屯自然公園沿著的步道往活動中心方向走。
大屯自然公園綠意盎然,涼風吹來格外舒服。
來到大屯自然公園活動中心。
活動中心位於大屯自然公園制高處,可以看到全景。
走到大屯自然公園活動中心出口(巴拉卡公路),對面就是蔡公坑山第二登山口。
我們從第二登山口上山。
一開始都是青苔石階像上行,幸好最近沒下雨,又有樹葉,所以比較不濕滑,相當好走。
雖然是一路向上,但時時有清風吹來,樹林中氣溫大概只有26度,雖然有出汗但相當舒服。
一段芒草路,這裡較無遮蔭。
蔡公坑山步道每200公尺就有里程標示,這段較為平緩。
非常原始的森林,空氣不僅新鮮且清涼,深深吸一口,通體舒暢。
很快來到蔡公坑山,直行下山回第一登山口,右轉就是山頂。
蔡公坑山著名的反經石,這裡還拔887公尺,差1公尺就888。
蔡公坑山的視野極佳,登高望遠是很棒的享受,前方左側應該是三芝地區,右側左側是小觀音山群峰。
左邊尖尖的山是小觀音山西峰,中間最遠處的尖山是七星山。
可看到北海岸的風光。
反經石後方是大屯山。
反經石一景,休息一下就下山了,因為啟芳兄正等我們回去泡茶。
陽光撒在步道上。
步道緩緩向下,這條步道真的很美。
蔡公坑山的森林步道,夏天來真的很棒。
自然原始的林相,沐浴在此,身心靈的感受最好。
這裡可以看到小觀音山的大山凹,下方是二子坪的停車場。
步道往下行,蓊鬱的林相。
好奇妙的樹林,真美。
9點50分回到第一登山口。
蔡公坑山的介紹--枕頭山。
過巴拉卡公路,進入對面步道。
從這裡回去大屯自然公園。
這條步道較少人走,但路跡清晰。
步道緩緩向下回到大屯自然公園。
來到大屯自然公園了,前行去活動中心,我們往左回去涼亭。
沿著大屯自然公園外圍山邊的步道走。
大屯自然公園一景。
路標,往左去二子坪,往右回去涼亭。
大屯自然公園也是休息的好地方,許多人都鋪毯子、席地而坐,或者拿椅子坐在樹下休息乘涼。
大屯自然公園的景色。
10點5分回到大屯自然公園的涼亭泡茶。
一直休息到12點15分才依依不捨地離開這麼清涼的大屯自然公園(氣溫約25-27度),中午就去竹子湖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