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關西鎮東安古橋、牛欄河步道、羅屋書院、渡南古道—1090208
(圖--牛欄河風光)
東安古橋位於新竹縣關西鎮的牛欄河岸,是日治時期(1927年)所興建,它是一座具有歷史的五孔拱形石橋(有前後兩座,建造時期不同,文章再交待),當時建造橋所用的材料是取自當地的方解石,而每一塊石頭各具不同紋路及色澤,經過歲月的洗禮,這些古典美麗而優雅的橋型外觀,除不易見到滄桑古寂外,雄壯的建築是關西的歷史代表地標,更是許多攝影愛好者取景的好地方,也是網美或網紅喜愛造訪的地方。另外,電影「我的少女時代」歐陽跟林真心在橋下吐露實情的那一幕嗎?就是在東安古橋下拍攝,因為有電影美好劇情的加持,加上牛欄河畔也進行整治及增添造景,隨時會有人清理河中雜物,讓河畔步道除古色古香外,可以健走及運動,加上美麗的河岸風光也是老少咸宜的賞景點。牛欄河經過整治後,牛欄河步道繞一圈約2.8公里,漫步約1-1.5小時可走完,目前已經成為風景優雅宜人的親水公園,因為前來的人並不多,所以環境幽美靜謐,周圍綠意片片,加上河流影整治所以流水潺潺,可見到水鳥、白鷺在水面飛翔,河岸步道可以散步或騎自行車,顯見當地維護景觀自然生態的用心。另外,於走河邊步道時,遇一位當地人,他說關西鎮在日治時期有3萬5千多人,市容繁盛,現在僅剩不到2萬5千人,時光遞移,繁華不再,不勝唏噓。
羅屋書院位於關西鎮南山里,為關西羅祿富派下的書房(早年許多大戶人家設私塾讀書、羅屋書院即此),其為百年的三合院古厝,羅屋書院是地方文史工作者所給予的名稱,早期地方人士稱:河背大樹下新屋。稱羅屋書院主要因為此建築過去曾經扮演新竹關西羅氏家族內私塾的角色,如此稱號目地在緬懷過去,也期望透過活化措施,使其成為客家文化與良善價值傳承(資料引自羅屋書院網址),而羅屋書院不僅古宅保存精美,更有許多雕梁畫棟,值得觀賞,只因為今天來此參觀時,管理者10點要去教會,所以我們要求給我們2-3分鐘拍攝,實在無法讓我們盡情欣賞這古宅的美麗,希望下次有機會再來造訪。(書院地址:新竹縣關西鎮南山里上南片7鄰79號)
渡南古道全長單程約600公尺,位於鳳山溪南側,為現古道風貌當地居民以傳統工法重鋪,上至山腰順山勢而行,於山腰間環境蔥鬱可遠眺關西市區及稻田,步道結束後過橋可連結鳳山溪畔的河堤稻田,繞一圈走。這條步道是早年關西鄉土文化協會所命名,取當地渡船頭、南山大橋字首,表示連繫兩地的古道路徑,此條古道也是以前飛鳳古道進入關西的支線,由於道路橋梁的興建,人們早已改道而行,路已經封閉逾八十幾年。今天因為先去羅屋書院,所以從南山大橋旁走防洪波堤至渡船頭橋,再走渡南古道回到南山大橋旁,在那裏休息泡茶,中午再去老街吃麵。
行車路線國道3號關西交流道下往關西,進入市區(走118線)接中山東路,在東安古橋旁停車。渡南古道,則回走118線於阿婆麵右轉中正路再右轉16鄉道,過南山大橋後停車。
東安古橋、牛欄河步道從關西的中山東路在此右下(車停中山東路上)。8點30分開始走。
由此進入東安古橋、牛欄河步道。
古橋市集,有賣新鮮剛的有機蔬菜。
今天走牛欄河步道,採左去右回,剛好繞一圈。
進入牛欄河步道就看到東安古橋,有前後兩座,前面的較為古樸,後較新(為台灣光復後增建,也仿舊橋方式建造)。
牛欄河親水公園介紹。
牛欄河步道親水公園一景。
基座不同方式建築(左是舊橋,右是新橋)。
回拍拱門,前面是新橋,後方是舊橋,石頭的色澤不同,舊的較不一致,新的大致相同。
牛欄河整治後的風光。
回拍東安古橋。
牛欄河步道有許多造景,小朋友可來騎牛。
牛欄河維護得很乾淨,幾乎沒有垃圾,一大清早就有人打掃。
續往前行,不過橋。
這座拱橋可以看到東安古橋及牛欄河的風光。
今天沒有大太陽,天氣有點冷,所以來走這條牛欄河步道非常適合。
流水潺潺,真是好風光,有這條步道,關西人真是幸福。
回拍牛欄河風光。
走道高速公路下方了。
牛欄河步道來到親水橋,過橋繞回去。而橋的另一側就沒有做河川整治,非常可惜。
親水橋俯瞰牛欄河風光。
由此繞回去。
榕樹林道,很美。
因為植物有向光性,所以枝頭一致向外而形成這樣的感覺。
難得的搞笑照片。
回到剛剛的拱橋。
粗繩與竹子做成的蒙古包,旁有休息涼亭,牛欄河步道有幾座休息涼亭,都是泡茶的好地方。
這座魚梯,不知魚兒是否方便利用。
發現一個特色,牛欄河步道上的樹木基座都有編號,這是第1號,編號是陶製品。
回到東安古橋。
舊橋夜間會打燈光,一定很美。
山櫻花開了。
牛欄河步道的特色,有許多農村生活的浮雕作品,鋪在步道上,每一個都不同。
這裡也有魚梯。
這個植樹基座為38號,當年做這個親水公園相當用心,值得肯定。
牛欄河步道親水公園介紹及另一處入口。
水量很多的樣子。
雖然這只是河道的一小部分,但如此用心造景,真要給他大大按個讚。
牛欄河步道下方終點,在此要繞回去了,另一側河流就沒有整治了,非常可惜。
走到牛欄河步道的另一側,防坡堤上擺了許多關西老照片,訴說關西的歷史,有時間可以慢慢欣賞。
漂亮的生植物,不僅可清淤汙,讓河道更清新、更油綠,也漂亮。
牛欄河步道的親水處。
另一處綠意,數大就是美。
植樹基座147,所以樹木不少。
慢走慢玩,約9點50分回到起點,準備驅車去羅屋書院,這條步道真是老少咸宜啊,下次一定要再來。
來到羅屋書院(書院地址:新竹縣關西鎮南山里上南片7鄰79號),看到外牆就覺得非常有特色。
進入書院,看到二棵樹葡萄。
羅屋書院門緊閉,因為管理者正要出門,我央求給我們2-3分鐘拍攝,她熱心開門讓我們入內拍,還說如不是因為要去教堂,隨時歡迎大家來。而鐵門上的羅屋二字很有特色,也道出這戶人家真是書香門第。
正拍羅屋書院。
羅屋書院的右偏房,牆椽也有雕刻。
書院昔日小孩上課的地方,二側字為--忠孝可傳家,文章思報國。
正堂正堂除了雕梁畫棟外,忠孝節義、書香門第、盡孝報國的鼓勵詩詞不少。
這個雕刻真的很棒,可惜沒能現場好好欣賞。
這些布袋戲偶也非常精緻,但也無法細細品味,朋友,有空真的要來。
羅屋書院的左偏房。
羅屋書院的大門。
來到南山大橋,旁有棵巨大的茄苳樹(應該有百年了),旁有南山福德祠(未拍到),等一下繞一圈回到這裡休息泡茶。
過南山大橋,下方是鳳山溪。
南山大橋下有人在釣魚,鳳山溪漂亮的風景。
從這裡走防坡堤至渡船頭橋。堤坊旁有一棵樹,也有休息的地方,如果金城武也來此拍廣告,相信這兒的美景也不輸台東的金城武大道(不同的美)。
防波堤上植滿了櫻花,相信幾十年後,櫻花同時盛開,一定成為關西的勝景。
走在防坡堤上,欣賞關西農村的風光。
快到渡船頭橋,橋下有人在垂釣,一隻喵正在等待。
來到渡船頭橋,過橋,繞一圈。
在此右轉。
進入小巷後立即右轉,前方黃色小牌有標示南山福德祠,循福德祠方向走就對了。
穿出民宅後,續往前行。
前方紅磚圍牆側就是渡南古道,這兒沒標示,進入後有檳榔樹,有綁布條。
進入原始自然的渡南古道。
渡南古道的路跡明顯,起伏不大,非常好走。
全程都在樹林間,夏天來走應該不熱。
沿途有黃色牌標示方向。
往南山福德祠就對了,但時間不精確,從渡船頭走到這裡,不用20分鐘,55分鐘是很慢的走又休息。
看到鳳山溪了,往前一點就可以看到南山大橋。
來到大樟樹,前方過彎就回到停車處及南山大橋的百年茄苳樹,約40分鐘走完一圈,結束今天走路的行程,去泡茶吃水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