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芎林鄉文林古道、鄧雨賢紀念公園--1080824
(圖-文林古道)
文林古道位於新竹芎林鄉文林閣後方的紙寮窩地區,其名應源於文林閣,因其為芎林著名的寺廟,也是芎林當地早年最重要的私人學堂。而文林古道上有糖塔山及高梘頭山等二個基石,古道的入口在鄧雨賢公園,但一般為了繞一圈走會從鄧雨賢紀念公園往芎林國小走至其旁邊的巷子(文山路322巷)進入,反方向走,所以里程標示會由2400公尺起算。芎林市區會有清楚標示「文林自然生態古道」,來到古道口,就看見豎立著古道的標誌並有簡介,而文林古道是早年運送農產的農路,進入古道先是寬大的碎石路,不久就抵達稜線及糖塔山(紙寮窩山),海拔135公尺,而續前行往高梘頭山,海拔175公尺,繞一圈回鄧雨賢紀念公園。
鄧雨賢為台灣歌謠之父,早年祖級備的阿公阿嬤口中朗朗唱出的雨夜花、望春風、四季紅歌曲就是出自鄧雨賢先生之手,芎林文山路的鄧雨賢紀念公園就是為了緬懷這一位日治時代台灣歌謠創作之父而闢建的,這裡原是陸軍807野戰醫院,因醫院遷址而一度荒廢,新竹縣政府為了紀念鄧雨賢而重新整修,這座公園雖然面積不大,但卻是花木扶疏、落落雅致,處處有著音樂的影子及介紹這位偉大的作家,定敘述他的生平,公園並設置表演台也儼然整成為芎林地區民眾休閒聚會的最佳場所。
今天因白鹿颱風來襲,主要是東南沿海,北部地區不致有太大影響,為安全起見原本選擇三峽的滿月圓瀑布,主要是因為步道平整好走,如果突有小雨走起來也沒問題,沒想到車下三峽交流道後,天氣突變開始下雨,車行至三峽老街後,雨愈來愈大,決定改道去關西石光古道,在高速公路上過龍潭後天氣漸好,後來再決定去走芎林的文林古道較為輕鬆,走完還可以在清幽的鄧雨賢紀念公園泡茶、聊天。今天芎林天氣還不錯,登山時在登山口遇到一對退休老師也來走古道,但他們看到登山口雜草叢生非常猶豫到底要不要繼續走,我告訴他們文林古道很好走,原始竹林風景也不錯,他們就跟我們一起走,沿途聊天外,加上氣溫涼爽、山風又吹的很舒服,只有小流汗,走得很愉快,最後我請他們在鄧雨賢公園喝茶,聊身體健康、退休生活等,度過快樂的一個上午。
行車路線為國道三號竹林交流道下往芎林,入市區走文昌路接文山路至鄧雨賢紀念公園停車。
8點35分來到芎林鄉文山路旁的公有停車場,可免費停車,對面就是鄧雨賢紀念公園。
走文山路往市區走。
來到這裡,右側進入就是往文林古道,文山路左側上有咖啡色路標。
走約250公尺就是文林古道步道口,在左側。
步道口有文林古道導覽圖。
登山口拍一張。
經過雜亂草叢路後,從這裡開始有文林古道的樣子。
文林古道開始一小段路是有鋪設石板,扶,扶桑旁有一顆糖塔山的三角點基石,因不重要沒特別拍攝。
過這個階梯後就入園始土路徑的文林古道,木階梯大概年久失修,許多都已腐壞,要小心走。
文林古道的竹林美景。
樹與扶桑,形成美麗的古道。
假的靈芝。
文林古道落葉多,土質柔軟非常好走。
古道緩緩向上,不會有特別陡上的路。
文林古道一旁的原始林。
階梯向上,依樣有部分已年就失修而腐朽,其實可以不用木階梯,非復原狀一樣可以走。
一段非常優美的竹林。
步道穿過小山脊。
來到產業道路,取直行。
直行是往新埔,但已荒廢而無人跡,先直行至休息涼亭,過上方涼亭才是文林古道。
過涼亭後是一段美麗的竹林。
緩緩上至文林古道的高點。
好平坦的一段竹林步道。
續往下行,小心木階梯,多有腐朽。
這一段美麗而幽靜的林深處,是文林古道最精華的地方,每次來都會拍一下紀念。
秋風起,落葉多,吹的人陶醉。
今天有涼風吹,預計可以很快走完文林古道。
很窄的山腰路,要小心。
續往上行。
來到叉路,往左是鄧雨賢紀念公園,往右是紙寮窩登山口。取左往鄧雨賢紀念公園。
來到高梘頭山,有一顆三等三角點基石。
請同行的連老師幫我們拍照。
一樣是竹林步道。
續往下行。
要走出文林古道了。
柏油路往上行去鄧雨賢紀念公園。
這裡可以看到高速公路,遠山清晰而美麗。
10點10分走回鄧雨賢紀念公園。
台灣歌曲之父鄧雨賢雕像。
鄧雨賢音樂文化公園紀事碑。
鄧雨賢紀念公園主幹道。
鄧雨賢紀念公園休閒設施及木棧板,會有許多小孩來騎車。
前方也是鄧雨賢文化公園的鄧雨賢生前紀事牆。
鄧雨賢紀念公園車道入口,我們在鄧雨賢公園泡茶、聊天,今天沒有暑熱,而能享受涼風吹拂的悠閒,加上今天簡單而愉快的行程,真是暢快。中午去美濃樓吃,結果好吃的板條已賣完,連豬頭肉、粉腸都沒有,而且等好久才上菜(因為太多人來吃、生意很好),吃完就回台北。回到台北竟然風雨交加,天氣真是兩極差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