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瑪礁古道、內雙溪古道及坪頂古圳---1080817
(圖--內雙溪水及坪頂古圳步道)
瑪礁山又稱新圳頭山,海拔550公尺,位於台北市士林區內雙溪與擎天崗稜線之間的瑪礁古道(瑪礁古道,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平等里地區,以平等里平菁街95巷巷底內厝附近之清風亭為起點,經瑪礁山後由山路及水路上擎天崗草原,海拔介於480~770公尺之間)上,山頂有一顆北市都計處四等三角點編號137基石,該基石位於瑪礁古道旁,續走可上竹篙山南峰及擎天崗等地。
內雙溪古道,屬於魚路古道的南支線,若從擎天崗出發,可循著內雙溪上游的坪林坑溪溪岸而行,古道忽在右岸,忽在左岸,有如蛇形,全程約七次穿越溪谷,下接坪頂古圳,然後沿著水圳走向坪頂(平等里)地區,堪稱是台北近郊最迷人的避暑路線之一。
坪頂古圳親山步道這條親山步道有二登山口,一自至善路三段370巷起登,二自平等里平菁街95巷往下,親山步道大約在海拔約300至500公尺範圍內,也就是士林區平等里,地勢北高南低,有內雙溪與內寮溪流經其間,山地丘陵與溪水孕育出豐富的植物生態景觀,讓在探訪步道的同時,也能感受處處是驚奇的豐富之旅,而步道從原始林間竄出街上古圳,讓人發思古幽情,加上步道在樹蔭間、圳水清澈透涼,清風徐徐,涼快暢意,是夏日最佳的休閒去處。
今天的行程是由平菁街95巷底走坪頂古圳親山步道至清風亭左轉上碼礁古道,不走坪頂古圳親山步道,於步道2K處右轉下內雙溪古道,沿內雙溪溪谷走接回坪頂古圳的水源頭回到清風亭,剛好繞一圈。平等里海拔大概4百公尺左右,山下台北市天氣炎熱,來到平菁街95巷,竟然涼風徐徐,沒有半點暑氣,跟山下簡直是二個世界,尤其到清風亭,風徐徐的吹,非常舒服,真的想就待在那裏就好,而今天的步道全程都在樹蔭中,去程走陸線山徑,回程走水路,都是在原始林中,景色自然宜人,而且風景秀麗、坡度起伏不大,相當適合一般人健行。
行車路線為台北市至善路三段左轉平菁街,右轉95巷巷口停車(公車小19內厝站)。
8點15分來到平菁街95巷,因為95巷內畫紅線,停車不易,故車停在平菁街95巷口,走進來,會經過小19公車內厝站,續往上走。
來到坪頂古圳親山步道平菁街95巷步道口。
坪頂古圳步道口合影。
進入坪頂古圳步道,兩旁綠竹綠意盎然,今天有風,吹得很舒服。
約10分鐘來到清風亭,因清風送涼很舒服,所以休息一下。右方上大崎頭步道,直行下坪頂古圳,左方是瑪礁古道。
這是左側的瑪礁古道。
瑪礁古道的箭竹林較高,也雜草叢生。
經過漂亮的原始林。
一段陡坡,有圓滾木的階梯。
很快來到瑪礁山,新圳頭山,海拔550公尺。
續往前行,步道在林間穿梭,起伏不大,非常好走。
繞過一處巨岩。
很深的山谷,照片比較不真實,實際來看會有點恐怖,因為這一段步道在稜線上。
小心,頭不要被倒樹碰到。
步道非常好走,全程在樹蔭間。
穿過倒樹。
繞過一顆奇石,步道往下,過新圳頭山後,瑪礁古道就有些起伏,但很好走。
這一段瑪礁古道都在稜線上。
左下是往內寮(平菁街93巷),直行是瑪礁古道。這裡有陽明山農場地標。
來到叉路,往左上是陸路去擎天崗,往右下是水路,一樣可達擎天崗,往右下應該算是內雙溪古道。
內雙溪古道沿著山腰間走,全程在原始林中,可以聽到山谷的流水聲。
內雙溪古道非常好走,沒有很大的起伏。
這樣的原始林,走來真是一級棒的享受。
今天有風,原始林空氣又好,流汗也暢快。
來到1.7K處,但不知是從哪裡起算,可能是清風亭,也可能是坪頂古圳親山步道口。
來到叉路,直行是往擎天崗,右下是內雙溪古道的水路。
看到柵欄,繞過去,早期這裡是平等里居民的重要水源地,所以有人管理。
第一次過溪,我們在溪旁稍作休息,喝口水。
這裡應該是內雙溪溪水,溪谷的美景。
清澈的溪水。
往上也是內雙溪古道往擎天崗,續往右下。
立即會第二次過溪。
溪谷景致。
過溪後是內雙溪的原始林,生氣盎然。
古道緩緩往下走。
這一段下山古道上石頭很多,要小心走。
內雙溪古道美麗的林相。
內雙溪古道沿著溪谷,這是溪谷風光。
一段好走的步道。
直行應該是雙溪古道的另一方向,應該是下到登峰圳,往右下是往坪頂古圳水源頭。
右下後就是第三次過溪。
這是第三次過溪的溪水及溪谷風光。
最近台北有下雨,所以水量不小。
這一段古道要高繞後下切至坪頂古圳。
高繞時看到的溪谷美景。
這一段高繞步道較狹窄,要小心走。
還會經過碎石坡。
看到坪頂古圳了。
這裡是坪頂古圳的水源頭,在這裡納涼應該不錯。
美麗的小水瀑。
幽靜的溪谷,讓人暑氣全消,一定沒想到台北市有如此可親近水源的地方。
坪頂古圳的水是從這裡注入,讓平等里居民用水無虞。
坪頂古圳源頭,也從山壁流下不少水源。
溪谷與古圳,前人的智慧。
坪頂古圳已源源不斷流經過百年歲月,圳水依然清澈。
圳溝邊的蕨類生長茂盛,天然的過濾,讓水源可以安心使用。
坪頂古圳歷經百年使用,因維護良好,也成為很棒的休閒步道。
坪頂古圳的水緩緩流經山壁,也不時看見小魚優游其中。
這一段坪頂古圳特別加蓋,顯然是為了防止山崩,維繫水源能源源不斷提供居民使用。
坪頂古圳的綠意特別青翠,是因為這裡濕度夠,有利蕨類生長。
我喜歡拍古圳的水流,只因為它特別清澈,也是供需生命最重要的管道,不僅是飲用、灌溉用,甚至清潔,都少不了它。
這一段坪頂古圳特別平緩。
經過一段竹林。
來到坪頂古圳的石階步道了。
來到坪頂古圳的過山洞處,過此山洞就是平等里,古圳長度從水源頭至此約1.5公里吧。
11點5分回到清風亭,休息一下,去95巷口的土地公廟泡茶。泡完茶,本來預定去大稻埕的賣麵炎仔吃午餐,沒想到炎仔今天未開張,所以改道去昌吉街吃紅豆腐(豬血湯),也結束美好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