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雙溪區燦光寮古道、貂山古道繞一圈走---1070317
(圖--牡丹溪、草山戰備道)
前清時期從瑞芳走九份山區經燦光寮至澳底,九是當年的燦光寮古道,而在明治31年(西元1898年),燦光寮的樹梅、金瓜石山附近發現金瓜露頭有蘊藏黃金後,為便於採礦,另外再從牡丹沿山開闢一條山路,就是貂山古道,當年礦業興盛時期,往來瑞芳、九份、牡丹地區就是靠這些古道串聯。如今,這兩條古道都因鐵、公路的闢建而沒落。現在燦光寮古道與貂山古道都可由牡丹通往草山戰備道,而步道沿牡丹溪修整,連接金瓜石和牡丹,途中可順登基隆火山群中的最高峰燦光寮山,燦光寮山海拔738公尺,有一顆一等三角點,四周沒有遮蔽及其他的山,山頂視野極佳,我已經從草山戰備道二度攀登燦光寮山,今天來走之前沒走過的燦光寮古道。
貂山古道貂山古道又名無緣之墓登山步道,全長約2700公尺,源於日治時期的明治31年,因為在金瓜石地區溪流中發現金砂,循跡發現金礦露頭,吸引許多採礦者前來一探究竟,金瓜石、九份越嶺侯硐、牡丹就有許多古道往來,其中之一的貂山古道是為運送礦產所建造的輕便台車路,也是牡丹先民來往瑞芳、 九份與雙溪工作或買賣的必經之路,也因有這條古道而帶動牡丹的發展。
貂山古道南端入口在新北市雙溪區牡丹村(牡丹因已無採礦,整個小山城安靜遺世而獨立,可以慢慢欣賞的地方),古道口有一座「古道探幽」石碑,北端入口於草山戰備道上也有一座「貂山古道」石碑,比較特別的是北端口腹地寬可停車,又有一座歷史悠久的金山福德宮。步道上有座「無緣之墓」,據說無緣之墓是日治時代,一位來自日本採礦技師來台工作,來台前與日本女子定盟婚約,相約返鄉後二年回來,,該技師來台卻無音訊。其女友擔心、疑惑,幾經波折來台尋找,卻獲悉技師已因病去世,悲慟之餘,乃豎此碑,以為懷念,黯然返鄉。(碑上有四中說法,另一為相傳明治三十五年間,有一日籍採礦工程師,愛上本地一名女子,於是返鄉稟告父母,徵得同意後,回台欲予迎娶,其愛人竟已病故,傷心欲絕遂立此碑而歸。)吳念真導演的電影「無言的山丘」就是以它為背景故事,秋天時山脈上的芒草浪花,會讓秋天更顯蕭瑟,也讓電影哀傷、悲情的採礦當代情節更為顯現。「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劉徹的--秋風辭--為這冬日的貂山古道,下了最富意境的註腳,也為古道裡的浪漫哀傷淒美的傳說,留下讓人可歌汔的故事。
今天從牡丹的貂山古道與燦光寮古道口出發(海拔202公尺),先走燦光寮古道至草山戰備道,走戰備道接貂山古道繞一圈回到貂山古道口,路程約6公里多,休息加賞景需3小時30分。
行車路線國道1號八堵交流道下接台2丙至雙溪,再走102線至牡丹。
9點來到燦光寮古道(右側)與貂山古道(左側上)交叉口,從牡丹一路都有貂山古道的路標,古道口停車空間不多大概4、5部車的容量而已。
9點10分於燦光寮古道與貂山古道口合影後,往燦光寮古道。
燦光寮古道圖,可清楚看到走到草山戰備道後,左轉走一段戰備道後可接貂山古道。
燦光寮古道前段是寬大路,早年應可行車。
來到攔沙壩。
要走過攔砂壩,再迴轉來過溪。
前面有條繩索,是等一下要過溪時需要的安全拉繩。
牡丹溪無汙染,相當乾淨。
過壩後繞個彎,又再度過溪,才進入古道。
乾淨清澈的牡丹溪。
第二度過溪。
進入燦光寮古道,一路平坦舒適,非常原始好走,很難想像當年這裡曾繁華過。
巨石擋路。
沿著牡丹溪,聽著淙淙的水聲,身心都舒暢了。
步道旁合影。
陽光灑在樹林間,春天的腳步來了。
這樣的山林美景,是步道極品。
來到舊水壩遺址(右側)。
這是水壩壩頂,懼高的我還是有點害怕。
春天使森林的綠意更盎然,壩頂上的風景也美。
壩下潺潺水流,風景極佳。
壩頂上合影。
燦光寮古道至此都是緩上的,所以非常好走。
開始第一處陡上,石階應該是新舖設的。
大夥緩步向上。
路標,往柑仔店遺址450公尺,取左上去柑仔店遺址。
經過一處小山澗。
一路向上,終於有緩坡。
緩坡向上,這段原始步道維護極佳。
來到叉路,下方步道去柑仔店遺址,往右上的路標不見了,往下方路走。
10點15分來柑仔店遺址,休息一下。
過了遺址,一開始路程平緩。
又來到第二段長上坡,石階大概是不久前新舖設的。
來倒叉路續直行往上階梯,左右皆不知往何處。
這一段陡上蠻長的,石階布滿青苔,顯然相當原始。
終於走完斗上的石階,來到採礦的舊馬路,路標不見了,往左去本山地質公園,取左行往燦光寮山方向。
左側的路有綁登山條,所以應該是往燦光寮山方向。
續行穿出林道。
前方光禿禿的山是本山地質公園的一部分,早年這裡採金。
來到叉路,途中右側路不知去那裏,再直行10公尺即可右轉往上去草山戰備道,右側即可看到燦光寮山。
續往草山戰備道方向走,右方就是燦光寮山。
上方最高處是燦光寮山,左側是半平山,下方廢棄屋前方平地曾是電影沉默拍攝場景,現已回復原狀、看不出來了。
二年前從燦光寮山俯瞰的片場。
二年前電影在這裡拍攝的場景。
燦光寮山下合影。
燦爛的笑容。
一個來攝影的影友幫我們拍的。
右側山下拍攝片場場景已回復草地原貌。
來到草山戰備道,左往樹梅坪,右往草山雷達站,往左走草山戰備道去貂山古道。
草山戰備道維護的很好,風景也很漂亮,右方海邊突出的山頭是著名的無耳茶壺山。
草山但戰備道合影。
天氣好草山戰備道的風景就很漂亮,非常值得來走走。
來到本質地質公園碑,記載這裡的地貌及當年發掘的情事。
基隆山就在腳下,這裡的視野很好。
東北角風光就是美。
續往下行去金山福德祠,就是貂山古道下行出口(停車處就是)。
11點20分來到金山福德祠,也就是貂山古道口。
從這裡回到牡丹貂山古道口約1830公尺。
貂山古道上方口合影。
續往貂山古道下行,全程幾乎都是水泥鋪設,非常好走。
前面一段步道幾無遮蔭,幸好今天氣溫不高,又有風,相當舒適。
快樂的合影。
來到無緣之墓遺址。無緣之墓據說無緣之墓是日治時代,一位來自日本採礦技師來台工作,來台前與日本女子定盟婚約,相約返鄉後二年回來,,該技師來台卻無音訊。其女友擔心、疑惑,幾經波折來台尋找,卻獲悉技師已因病去世,悲慟之餘,乃豎此碑,以為懷念,黯然返鄉。(碑上有三種說法,另一為相傳明治三十五年間,有一日籍採礦工程師,愛上本地一名女子,於是返鄉稟告父母,徵得同意後,回台欲予迎娶,其愛人竟已病故,傷心欲絕遂立此碑而歸等)。
過無緣之墓遺址,前方就是礦務事務所遺址,有許多廢棄的石牆,現在看來很難想像當年的風華。
石階向下,可以小跑步。
燦從山壁看起來,貂山古道應該是草年採礦軌道廢棄後形成的步道。
來到古道探幽立碑,接下來就是寬大的水泥車道。
路旁有清楚的路標,還有700公尺就回到古道口。
古道探幽合影。
快樂的行程。
坡度極大的陡下水泥車道。
12點20分終於回到貂山古道口,結束今天的健行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