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北投區貴子坑親山步道--1040315
(圖--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
台北市北投區貴子坑是北投地區具有特殊地質景觀的小山谷,貴子坑因屬臺北市最古老的地層,屬五指山地層實體觀察區,裸露的岩壁蘊藏豐富的瓷土礦和石英砂,上層是在上層是在80萬年前由大屯火山群所噴發出來的火成岩,下層則是五指山層在造山運動推擠下所形成的褶曲岩層,如此地質景觀十分特殊與罕見。因貴子坑早年以出產陶土聞名,日據時代台灣以北投、鶯歌、苗栗及南投的陶土製成器具較有規模,其中又以北投的規模最大,貴子坑則是該區主要的陶土原料礦場,其所產的北投土潔白精細、品質優良,但因開採過度,導致水土失衡,因此當時被稱鬼子坑。
因66年薇拉颱風的土石沖刷在此造成極大災情,69年政府開始對貴子坑溪、水磨坑溪展開地理生態及整治的復建計畫,才慢慢有了轉機,由於水土保持計畫,貴子坑園區佔地約10,000坪,將原為瓷土礦場,依其地理環境闢建為休閒活動場所,而引來觀光休閒人潮,並規劃一條親山步道,入口從在水土保持教育園區門口旁進入,最後直接穿過露營區回生態公園到停車場,剛好繞一圈,這樣全長大概2.4公里;而走完環山步道,一定要繞到教學園區所建的森林浴木棧步道,可以看台北五指山層的古老地層景觀。另外貴子坑並設置有免費的露營場,在園區內有兩處,各設12個汽車露營營位及15個草皮露營營位,露營區佔地約7.4公頃,還有半圓弧式頂蓬活動廣場,這也是台北市唯一的汽車露營場,並提供電力系統、食材清洗區、野餐平台及無障礙淋浴設備。民眾可以來進行野餐、露營、踏青、看地質景觀等遊憩活動。
今天原本因為阿來一家從台中回到北投及石門掃墓,所以約10點30分在石門區的老梅國小見,掃墓後去爬青山瀑布步道及尖山湖步道繞一圈走,但我從台北來到登輝大道時,發現堵車嚴重,原來大家都想去天元宮賞櫻花,雖然10點30分準時到達(是因為我提早出發),但因為等阿來掃墓完已11點15分(這期間我帶勝淵去看頗負盛名的老梅石槽,順便拍幾張照片,這時才發現忘了裝SD卡,昨天晚上寫部落格忘了裝回去,今天只好用HTC拍(我真的不會用,今天拍照效果很差,請海涵)。我想如果照今天的行程,下午回台北一定很塞車,乾脆先去三芝老地方吃小籠包,回北投去走貴子坑親山步道,主要是這個步道很好走,風景也很漂亮,避免下午塞車之苦啊。
行車路線為台北市方向過來則於北投中央北路二段右轉稻香路,再左轉秀山路於秀山路85巷停車在貴子坑露營場。
下午1點15分來到貴子坑露營區,過營區路邊可停車。排水溝階梯上行是步道方向。
親山步道口,路標非常清楚,進入還有大理石標示。
今天的步道圖,從貴子坑露營區走環山步道下道水土保持教學園區,穿過園區回到停車處剛好繞一圈。
我們在步道口合影。
從這裡上一路階梯陡上,慢走約15-20分可至環山步道的引水渠。
陡上的之字形步道。
實在不會用HTC拍照。
終於來到涼亭了,休息一下,今天的辛苦路程在此就結束了,所以稱之為親山步道一點都不為過。
涼亭遠望關渡平原的景觀。
來三慈宮休息一下(三慈宮備有仙草茶供山友享用,很不錯喝),三慈宮前合影。
休息一下,繼續往環山步道走。
美麗的步道留影一下,冠勛難得入鏡。
路旁的大榕樹,勝淵在旁邊就顯得相當袖珍。
步道在此往下。
經過小石橋後步道會漸漸上行。
來到步道最富盛名的涼亭,常有人在此泡茶、聊天,這裡還有乾淨的廁所,我發現山友自愛程度很高,使用廁所後都會自行沖洗,所以還蠻乾淨的。
涼亭上的台北市景觀,很棒。
步道上合影。
一棵小櫻花。
來到景觀涼亭,步道開始往下。
陡下的階梯,要慢走。
有點之字往下行,似乎下坡好長。
平緩往下,表示快到水土保持園區。
約14點50分回到水土保持園區(大門),我們進入園區往露營區方向走。
水土保持園區有一個水池稱為情人湖,園區整理得很乾淨風景也不錯,假日很多人來玩。
光禿的山是昔日採瓷土留下的印記。
園區合影。
回到露營區約15點10分,我們在園區泡茶,約4點10分離開,結束今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