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涓絲瀑布步道、竹篙山---1020707
(圖--竹篙山步道看擎天崗草原)
涓絲瀑布步道口步道登山口位於菁山路101巷71弄與101巷交會的路口的101巷旁右側,而瀑布位於菁山(山豬湖)與擎天崗步道中間,而步道沿途有瀑布、水圳、林蔭,全程幾乎都走在涼爽樹蔭下,路旁還有的飲水渠道,此便是早期日據時代開鑿的山豬湖圳,供應山豬湖(菁山早期的舊名)附近居民使用及灌溉用水,也因為結合了水圳的渠道,步道坡度平緩幾近水平,除過了涓絲瀑布後有一段陡上階梯及其後有緩坡向上外,走起來輕鬆自在,也因為有流水、樹蔭,是夏天爬山又不會太熱的理想路線,從菁山路登山口出發到擎天崗草原,慢慢走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
竹篙山海拔830公尺,山上有碉堡並有一顆北市都計235號基石,另有「陽明山東西大縱走活動拓牌-山字」木樁,這裡是擎天崗草原的最高點,近可看見整個擎天崗草原,遠可以俯瞰台北盆地,101大樓、觀音山、七星山及基隆河與大漢溪交會,視野非常好,來擎天崗草原,不上竹篙山,就非常可惜。
行車路線走仰德大道上陽明山,於山仔后右轉菁山路,走到101巷過71巷(71巷是往陽明山國家公園菁山遊憩園區)就可以看到涓絲瀑布步道入口,附近停車位有限,處處是紅線,可以停在71巷再走過來。
如搭公車,可搭乘小15或108號公車,在涓絲瀑布站(興園街)下車,往菁山路路口右側便能看到登山口。
這裡就是菁山路101巷,路旁聚集一些人都是要來走涓絲瀑布步道的。
陽明山附近的步道圖,這裡的步道應該是坪頂古圳的一環。
步道入口。今天天氣很好,所以好多人來揚明山避暑走涓絲瀑布步道。
照例我們在步道口合影。
涓絲步道平緩好走,旁是早年的飲水渠道,現仍可看到涓涓水流。
選擇涓絲步道是因為台北盆地實在太炎熱了,到山上才有清涼的風。
從步道口到涓絲瀑布約1.1公里,目前走了400公尺,沿途都有旅程標記。而到擎天崗大草原約有2.3公里的路程。
沿途都在濃密的樹蔭下,不用擔心曬到太陽。
步道非常貼心的鋪上石板,但我寧可走泥土路。
一小段上坡,應該快到瀑布了。
約不到20分鐘,就到達涓絲瀑布,最近雖有午後雷陣雨,但瀑布的水量不豐,真如青絲般,像個小家碧玉。
大家在涓絲瀑布前合影。
我們在瀑布並沒有停留,繼續往上行,準備先走到擎天崗,還有1.2公里的距離。
往擎天崗這一段先會有一段陡上的石階路,還好不長。但夏天走這一段有一個缺點,那就是這一段鋪了石板,因為石板上長青苔,加上天氣熱產生反潮現象,所以石板非常滑,要小心,否則容易滑倒。
石板上布滿青苔,而沒有陽光時,步道是幽暗的。
這一段長了幾棵古松,也讓步道更添美景。
來到休息區,過橋右轉是往擎天崗遊客中心,往左是擎天崗草原,因為我們要去爬竹篙山,所以往左較近,也順便在這裡休息一下,因為快到擎天崗草原了。
路漸漸清朗,應該快到草原了。
路旁的陽明山樹蛙,我們發現牠超會跳的。
石階路蜿蜒向上。
來到這裡表示快到擎天崗草原。
又是分叉路,選擇往左。
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基本面貌。
快到草原了。
從晴天剛遠眺七星山。
來到草原,其實這時已經有很多人在大草原的草皮上曬太陽,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被這一片美景吸引住了。
路繼續往上是前往竹篙山。
路標,左往竹篙山,右往擎天崗遊客中心。
這裡是擎天崗環狀步道,鋪石子及圍籬是為了與牛保持距離。
回頭看,前方是七星山,草原上有許多人,也有許多牛糞,要小心地雷。
我們繼續往竹篙山,因為天氣炎熱,大家汗流浹背,所以有些人不想走了。其實雖有太陽,但只要烏雲遮日,就很涼爽,因為這裡已有一定高度,開始看到台北盆地及近處的紗帽山。
在綠油油的草原上往上走,更顯景色的美麗。
遠眺擎天崗草原。
來到高點,才發現往竹篙山還要0.4公里。
柵欄圍起來,防止牛隻進入。
左側遠方就是竹篙山。
快到竹篙山了。
一隻蟬停在天政的手臂上,一點都不害怕。
竹篙山海拔830公尺,碉堡旁有一顆北市都計235號基石及「陽明山東西大縱走活動拓牌-山字」木樁,這裡是擎天崗草原的最高點,我們上來了。
山上的視野更好了。
紗帽山就在山角下,這裡看台北盆地更清楚了。
竹篙山上的碉堡。
山下蜿蜒的路是前往擎天崗。
這裡可以看見101大樓但照片模糊看不出來,右側是雨量計。
因為許多人沒上來,所以我們停留一下就下山了。
回頭看正往竹篙山的人。
下山走起來更輕鬆了。
快到步道口了。
有陽光的步道粉美。
吃完檸檬愛玉消暑後,開始享受我們的午餐,一個個大碗在等候著,雪娟竟然把涼筍藏起來,不給大家品嚐。
我的豬棒腿飯,有酸菜、花枝、韓式泡菜、高麗菜、檳榔花......,可惡,昂貴的魚蛋生菜沙拉,竟然沒入鏡。感覺我們不是來爬山的,我們是來享受美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