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蘭古道(外按段)接烏塗溪步道--1010429
石碇淡蘭古道,其實應該稱為「淡蘭古道石碇外按段」,這條古道位於石碇鄉的雙溪口(即石碇溪和永定溪的交匯口而得名)到石碇老街之間,沿著石碇溪西岸行走,這段古道是先前淡蘭古道(淡水廳到葛瑪蘭廳)的一部分,北宜高速公路開挖之初發現淡蘭古道及古水圳的遺跡出土,引起重視,於是石碇鄉公所在北宜高通車後,沿著石碇溪岸重建了這條淡蘭古道步道,以供遊客休閒健行,即由淡蘭吊橋沿石碇溪到石碇老街(石碇西街),也可相反方向進行,全長約2公里。
烏塗溪步道,沿著石碇鄉烏塗溪的左岸(石碇西街),經摸乳巷、溪邊寮,終點抵達烏塗窟,全長2公里,步行單躺約40-50分鐘,由於步道鋪設完善、全程大多在樹蔭下臨溪行,且平緩好走,可稱得上是一條觀魚步道。
所以從淡藍吊橋經石碇老街再走烏塗溪步道,在外按後段的步道是沿著溪畔的樹林間,綠意盎然,一路平緩好走,溪岸峭壁處,已鋪設木棧道,便於欣賞河岸風光,且溪流中成群的魚,也展現護魚成果,是一條風景優美、空氣清新、老少咸宜、平易近人的步道,所以假日很多人來此走走。
行車路線為,北二高石碇交流道下,走106乙線往石碇方向,在隧道口前找地方停車。
今日來參加古道健行除了基本成員外,還有國昌高齡85歲的和藹、親切、有禮貌的母親,及一位遠從日本來的朋友(國昌媽的乾兒子65歲)。
石碇淡蘭古道的導覽圖。
「甜、客廳」外的步道,沿著石碇溪闢建。
淡蘭吊橋,風景十分優美。
淡蘭吊橋下的石碇溪,大概昨天下雨,所以水量頗大。
從淡蘭吊橋,可看見國道5號的高架段。
石碇溪的美景。
外按古道沿著國道5號的擋土牆走,春天小草正努力開花。
外按古道一景。
如此高架的橋面,不知當時是如何建造的。
古道尋幽的標誌,前方車經過的橋是外按橋,所以淡蘭古道這段稱外按古道。
沿著超車道走約100公尺,來到古道入口。
這段開始遍植油桐花,目前已部分開花,相信不久的將來,這裡一定會成為賞桐的最佳地點。
開始進入有遮陰的地方,外按古道沿著國道5號走,所已無遮陰,夏天來會很熱。
這裡是古道的休息點,有許多人在此泡茶、吃點心。
開始有古道的樣子了。
大家合影一下。
古道的小橋與流水,很美麗。
大家在橋上合影。
這個橋墩有65公尺,10幾層樓高,是國道5號中最高的橋墩。
來道筆架連峰的路標口,原來這裡也可登筆架山(不過須要3.5小時)。
來到石碇西街。
石碇溪的沿岸風光,有步道可走到溪旁。
來到時定信仰中心--集順廟與明德宮。
石碇國小。
往老街方向的小水泥橋,橋上正盛開鮮豔的花朵。
老街上的王家豆腐,人聲鼎沸,生意非常好。
過橋就是石碇國小,左方沿溪是烏塗溪步道。
石碇東街建置的步道,也是烏塗溪步道的起點。
大家在水泥橋上合影。
假日真得很多人來石碇,道路停滿了車。
烏塗溪的風光。
烏塗溪步道竟還有人居。
烏塗溪步道鋪滿石板,平緩好走。
烏塗溪的流水。
這大概就是柔情是水的感覺吧。
古道旁的板根樹。
國昌,眼睛瞪那麼大,搞笑啊。
路標。
這條步道的名字叫摸乳巷,很好玩吧。
這裡是一家咖啡屋吧,因快下雨了,所以不敢久留。
步道走到這裡,要往下走經過橋面下方。
橋下的烏塗溪步道。
烏塗社區道覽圖。
因天黑、感覺快下雨了,考量有老人家,所以走到此為止。
掉落滿地的油桐花。
今天的午餐,炸醬麵,由芙玲大師傅主廚,桌面上的只是菜餚的一部分,很誇張吧,詐醬麵很香、很好吃,剩下炸醬竟然被人捷足先登,打包帶走,而我晚一步開口--飲恨。
同型的日本人,看見我們當場烹煮食物,非常好奇,感覺新鮮、好玩,加上佳餚美味,還有親切的人情味,相信他心裡會說,我一定還要再來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