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銅鑼九湖自行車道---1001112
週一至今台北都是下雨的天氣,長期陰雨天總令人心情陰霾,眼看週六的氣象報告,期望北部好天氣的機率很低,查了網路資料,發現苗栗銅鑼九湖自行車道,有「全台最美、最高的自行車道」的美譽,加上12-20日銅鑼農會辦菊祥如芋活動,也是往年的杭菊節,所以決定到苗栗騎單車。
苗栗銅鑼九湖自行車道是沿著九華山的稜線修築,全長約八公里,整個車道格環繞九湖台地,經過一片片的茶園、虎頭崁古道、挑鹽古道、九華山大興善寺、大草原、等各大景點,還有包括造價超過一千三百萬元的橫跨山谷的「古意吊橋」和「景觀橋」等,天氣晴朗時居高臨下,可瞭望通霄、苑裡至台灣海峽沿海風光,單車道雖然是沿著車道修築,但有茶園景觀及綠樹,因為路面寬、行駛的車輛不多,空氣非常清新,處處散發著自然的田野風味,目前為止,我認為是全台數一數二的優美自行車道,唯一缺點是沒有提供租車的地方。
行車路線為中山高苗栗交流道下,往苗栗市方向左轉上72號快速道路,於銅鑼(中興)交流道下右轉經中興工業區的立牌,過中平大橋後進入銅鑼市區,往九華山方向,經過九湖大橋後往九湖即可。
一般來銅鑼騎單車都是從九華山的大興善寺開始騎,但我們過九湖大橋後左轉後即右轉,誤走入玉泉路,因看見銅鑼自行車道指標,停車後下單車就誤打誤撞從往通霄的虎頭崁方向騎,顛覆了一般人的騎法,但卻收到最好的效果,就是先苦後甘。
我們往通霄方向騎去,一開始是緩坡,有點吃力,遇到較陡的上坡就停下來。
很美的單車道,整排的松樹,非常美麗,但一路向上,有點辛苦。
銅鑼九湖自行車道旁的茶園。
有點下坡路,看昌大飆的多爽啊。
路上遇到阿伯,他說已經半年多沒人來此騎單車,實在令我驚訝,因為這麼美麗的車道,竟然沒能好好利用,真可惜。
我們是從九湖方向往虎頭崁騎。
經過一段辛苦的上坡路,終於來到較平緩的地方。
一路上來往的車亮很少,我想起一首歌「我騎著單車要走到路的盡頭,沒有人陪伴我哦,我卻不寂寞,青山綠水鳥語花香,風光多美好…..」,但我很幸運,有這麼多好朋友陪伴,在這鄉間的小路上。
虎頭崁休息點,設有座椅及最單車的停放處。
虎頭崁的地上騎單車路程標示。
來到福德祠(土地公廟),前面的視野很寬廣,可惜今天是陰天,看不到台灣海峽的藍海青天。
從虎頭崁往九華山是沿著九華山的稜線走,視野很棒。冠勛很厲害騎著無變速小綿羊,但總是拒絕拍照。
朋友一生一起走,騎單車真優閒,雖然是陰天,但不曬太陽更好,涼快舒服。
來到茶園景觀台。
沿著九華山的稜線走,車道非常平坦。
景觀吊橋前,大家合影。
景觀吊橋橋頭合影,與前張反方向。
來到景觀吊橋,在橋上往下或兩旁,都可看到極佳的美景。
吊橋的景觀。
大家在吊橋合影。
吊橋的另一面景觀。
來到銅鑼九湖自行車的主要地標--觀景平台,這個平台有二層,上層視野極佳,下層的設計也不煌多讓。
我們在下層景觀平台停單車處合影。
有居高臨下之感吧,我覺得是很好的一張照片。
景觀平台停單車處,由於上層視野好、空氣清新,所以我們決定中午在此用餐。
景觀平台單車道,前去是往九華山。
又是一段上上下下的急上坡,大家氣喘吁吁的推著車子。
兩旁的樹,更顯得這個自行車道的多樣風貌,這時有點陽光透進來。
來到挑鹽古到了,表示九華山不遠了。
大家來到挑鹽古道已經11點15分了。
我們顯然被沿路美麗的景色著迷,所以騎得很慢,為不影響午餐時間,我決定在此折返。
大家高興開始往回騎,因為大多是下坡路。
衝得很愉快,昌大是吧。
九湖的茶園。
不到10分種就回到景觀平台。
經過吊橋。
吊橋遠望山下的層層丘陵地,我的小折。
連綿不絕的茶園景色。
大概是晚秋了,所以茶園不再鮮綠,一旁是樟樹林。
銅鑼美麗的茶園風光,我真的不知道銅鑼也產茶。
沿著相思樹林筆長的單車道,下坡路非常暢快。
看到這裡就快回到我們在九湖停車處,因為從虎頭崁一路下來,都是下坡路,大家沒甚麼負擔,就騎得非常開心,昌大說很像騎風火輪,從來沒有騎過這麼長的下坡道,不是一句很爽所能形容。
我們收完車就去景觀台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