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龍古道上騰龍山---1001008
適逢國慶三天假期,因為有事要回南部,所以安排苗栗方向的路線,網路查發現走橫龍古道可上騰龍山(海拔1665公尺),回程可去清安吃豆腐午餐,下午可前往公館的黃金小鎮騎單車,一日遊應該沒問題,所以我們訂8點30分在苗栗交流道集合,大家都很準時。
橫龍古道位於苗栗縣泰安鄉的龍山部落,北從鹿場越嶺加里山,沿著橫龍山稜線至龍山部落的山間小徑,本來是泰雅族人打獵的山徑,後成為龍山部落與鹿場族人之間往來的道路;而從登山口出發,橫龍古道長約1.7公里,上山費時約80-90分鐘,下山約50分鐘,是一條來回約需2個多小時的健行步道。
行車路線如從台北南下,走國道1苗栗交流道下往苗栗市方向走72快道--下台3線--127.7K7-11處左轉苗62往泰安至12.3K左轉經龍山部落,走橫龍山產業道路前行5公里達橫龍古道登山口。
橫龍山上山的產業道路雖僅5公里,但並不好走,水泥路蜿蜒盤旋,道路狹窄,坡度極大,只容單輛汽車通行,路途會經許多甜柿果園,還有許多超過90度的大陡彎,會車不易,所以行車要小心。
還有朋友送了2隻Llama(瑪雅)牌的登山杖要來試用,它是碳纖維(cerp carbon)製成的,因為材質具有輕、不彎曲、衝擊吸收性好及高的抗拉伸強度、高密度、單向及多向性,使用起來一點都不會造成負擔,長度展開可達135公分,收起來約50公分,長度可依個人使用習慣調整,攜帶方便,把手部分有扣環,以利攀爬時便於攜帶,黃色那隻還有避震效果,使用起來的確可以減緩下壓力,均附檔泥板,很好用哦。
橫龍古道的解說牌。
橫龍古道口大家合照,與下圖PK一下。
開始登山了。
橫龍古道的Llama(瑪雅)。
登山使用雙杖可增加平衡效果,安全性更高。
橫龍古道的竹林景觀。
橫龍古道上的自動雨量計。
很帥的登山客。
經過竹林及雨量觀測站後,開始就是平緩的上坡。
橫龍古道的解說牌。
這一段橫龍古道平緩好走,林木景觀亦佳。
橫龍古道落葉繽紛。
Llama(瑪雅)與樹。
橫龍古道的一景。
來到竹林與雜木形成的路徑。
來到橫龍古道的大石璧。
大石璧旁的楓葉已部分轉紅,相信楓葉全紅時一定很漂亮。
大石璧旁可遠眺苗栗的山景。
開始走上坡了,這一段才具有挑戰性。
橫龍古道中這一段箭竹林最美麗。
我使用Llama(瑪雅)來到騰龍山了,有登山杖的幫助,讓爬山變得輕鬆及安全。
騰龍山的遠眺美景,可見層層山巒及雲霧的變換。
騰龍山的三角點。
騰龍山的標誌,與登山口標1665公尺不同。
Llama(瑪雅)雙劍客合影。
Llama(瑪雅)雙劍客在三角點的合影。
上下兩張PK一下,上圖的小女生,妳也太調皮了。
上下兩張PK一下。
下山了,橫龍古道的落葉繽紛,很美吧。
橫龍古道的竹林。
大家在橫龍產業道路上的觀景台合影,上下二張PK。
橫龍產業道路的觀景。
橫龍產業道路的甜柿園,下個月來應該豐收了。
橫龍古道,個人覺得是一條很棒的登山健行步道,不僅是景觀,尤其走在軟軟的落葉與泥土家雜的路上,真的很舒服。但5公里的橫龍產業道路,一般人開車上來,會覺得心驚膽跳,我希望明年甜柿豐收時,我再來造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