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汐止區大尖山、四分尾山繞一圈--1131026
(圖--四分尾山)
今天原本想去新竹飛鳳山,但發現北部天氣應該已轉晴,所以查一下發現汐止天氣下雨機率不高,所以就改來汐止走大尖山、四分尾山,因為大尖山風景區是汐止區最有名的登山遊憩區,我們已經來了很多次,這次想要走不一樣的,就是走到四分尾後,繼續往前走四分尾產業道路接石汐路,再接勸進路回到停車處彌勒山天道清修院,去程走山稜線,回程走產業道路,主要是今天陰天,勸進路車少、空氣好,可散步在山林間。而大尖山整個登山步道路線非常清楚,不易迷路,到處設有石椅、石桌,可供休息泡茶,非常舒適,不論你是來賞景或走登山步道的,都非常適宜,尤其大尖山山頂(海拔460公尺,有一顆編號013的三等三角點,小百岳之一),左側有涼亭及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基石,他的視野一級棒,只要是好天氣,來此登山的人相當多,尤其春天櫻花盛開時,訪客更是絡繹不絕,即使是腳力不佳者,易能親近,因為從彌勒山天道清修院登大尖山只要十分鐘,所以人人可登高望遠。從大尖山到四分尾山,走茄苳古道只有2.2公里的路程,爬升約180公尺就可以到四分尾山,可謂是緩坡向上的步道,雖然會經過幾個小山頭,但步道全程都在樹蔭的稜線中,夏天來走還算陰涼、空氣清新,加上今天東北風的加持下,非常涼快,也因時近秋末本該變涼的,步道可以走到更遠的和尚頭山或下至茄苳古道,所以大尖山步道是汐止人最喜歡來的步道。
四分尾山(海拔641公尺又稱茄苳腳山),山上有編號1060二等三角點基石及編號837的三等三角點基石,四分尾山山頂視野極佳,與大尖山同,晴天時更可清楚看見基隆嶼,唯一的缺點是沒有遮蔭的地方,夏天無法久留,今天來相對涼爽舒適,回程走產業道路回去,也非常舒適,大約4公里的路程到彌勒山天道清修院。
行車路線為國道一號汐止交流道,經汐止區仁愛街,右轉秀峰街,再右轉勤進路上山至彌勒山天道清修院,該院有廣大的停車場,勤進路上山路極陡,但一路上山,視野也跟著遼闊。
8點就來到彌勒山天道清修院,從這裡登上大尖山。
回拍停車場,今天來的車不多,夏天會有許多人來這裡納涼泡茶。
彌勒山天道清修院前視野。
步道口合影,開始今天的旅程。
由福德祠旁的階梯上山,昨日下雨,階梯濕滑。
取左先去大尖山。
約5分鐘來大大尖山,以下大尖山視野。
大尖山,海拔460公尺,有一顆編號013三等三角點,小百岳之一。
四分尾山開始一路平緩,階梯就是木棧道階梯陡上,但還算好走。
以下四分尾茄苳步道風景,請欣賞。
許多木棧道。
前方山頭就是四分尾山,以下步道風景請欣賞。
快到四分尾山了。
看到經幡就到四分尾山。
9點40分來到四分尾山(海拔641公尺又稱茄苳腳山),山上有編號1060二等三角點基石及編號837的三等三角點基石。
四分尾山介紹,以下是四分尾山360度風景,請欣賞。
四分尾山不同點拍,可以看到很遠的基隆嶼。
往下去四分尾路。
前方四分尾路取右下山,對面右側是耳空龜山登山口。
四分尾路。
前方是四分尾尾路的聖安宮,養了許多雞。
已經很少看到這樣自由自在覓食的公雞,小時候家裡養的雞就是長這樣。
街上石汐路,取右下山。
回拍,石分尾路清新好走,石汐路到勸進路這段非常清幽。
接上勸進路,取右回到彌勒山天道清修院。
以下勸進路,無車、好走,請欣賞。
這個涼亭視野極佳、停車方便,十幾年前來爬四分尾山時,就在這裡泡茶、吃午餐,等一下就來這裡泡茶、吃水果。
11點10分彌勒山天道清修院。
來涼亭泡茶。
涼亭前風景,約12點30分下山去汐止吃午餐,阿樹說昨晚東育問今天是不是要吃烤鴨,大家覺得這個點子不錯,下山時花了一些時間GOOGLE(山上訊號不好無法搜尋)找到丞相烤鴨,但到店時已經關門換人經營了。
沒能吃烤鴨,就到市場的海龍王吃魷魚羹,吃完在市場逛了一下市場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