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騎龍山、逃學步道、騎龍古道--1120819
(圖-騎龍古道)
因為三週前同學阿福說他的芭樂開始採收了,但因為許多因素造成行程只有今天才能來新竹,週四經詢問阿福後,他表示周六來新竹沒問題,所以不論天氣如何,就安排上次志鴻兄沒來的大山背作為今天的登山行程,近中午阿福就來大山北月跟我們泡茶吃水果,阿福種的紅寶(鑽)石芭樂非常好吃,夏天能有這種品質,要給阿福100分,地陪阿福也請我們去橫山粗坑農莊吃午餐,大家吃得非常開心。
大山背意思是指「大山的背後」,客家話中亦有很偏僻的意思,橫山鄉的大山背有許多步道,有大崎棟古道、騎龍古道、茶亭步道、逃學步道等,而大山背人文生態館又稱大山北月,前身是為豐鄉國小,也是漫畫家劉興欽的故鄉及念書的地方,其位於竹34鄉道旁,也是大山背環狀公路的最高點,因大山背人口外移,小學廢校後整修成人文生態館,將教室改成生態展室、演講室及休閒餐館,後方還有一條迷你森林步道,全程林蔭好走,起伏不大,是休閒的好地方。繼上次(5月20)第一次來走騎龍古道後,僅時隔三個月,因有上次的經驗,所以這次可以規劃的更完善,所以今天從大山背人文生態館繞森林步道一圈後,走逃學步道登騎龍山並下至上山喝咖啡,再走竹35至騎龍古道第三入口(騎龍古道有三個入口,從豐鄉瀑布的竹35鄉道來由下往上有三個入口,這裡是第3個)進入騎龍古道,這個入口較少人走,回程從第1入口出來,剛好繞一大圈。
騎龍山在大山背人文生態館的上方,海拔510公尺,無基石,有一圖根點,為竹35鄉道的最高點,從騎龍山下來的柳杉林非常美,是很棒的一條步道。
騎龍古道是大山背古道群中景觀最為豐富的一條步道,目前被規劃為國家綠道「樟之細路」的一部分,步道會經過的三座糯米古橋,還有早期的石柱屋、百年石階、伯公廟等歷史遺跡,而且竹34沿途種滿台灣柳杉,非常有溪頭的感覺,而走進騎龍古道一開始就是筆直的柳杉林,沿途綠意盎然,下了溪谷步道旁還有潺潺水流,景色相當宜人,尤其今天非常有涼意,且來非常舒服,全長約2-3公里,視回程折返點而異,步道全程綠意怏然,大樹遮蔭,是一條輕鬆涼快的路線。走完騎龍古道回到大山背人文生態館泡茶,大概2.5小時,是非常棒的享受。
行車路線導航至大山北月人文生態館即可,從景安站到大山北月約1小時。
大約8點30分來到大山背人文生活館。
停車場很空。
回拍來時路。
大山背旅遊圖。
人文館尚未營業,由旁邊步道往上走。
上石階後,由右走。
開始走逃學步道。
竟有盪鞦韆。
繞一圈回到這裡,上方處有小徑及布條,可登騎龍山。
由此登騎龍山。
一路陡上。
約15分鐘登上騎龍山,海拔510公尺,有圖根點。
續往下行,不用走回頭路。
很美的柳杉林。
快到出口了,出口就是上山喝咖啡。
走完迷你的逃學步道。
上山喝咖啡,今天好多人,大概是一早騎單車上來的。
上山喝咖啡,這裡的風景很美,選這個點經營咖啡店,有眼光。
以下請欣賞上山喝咖啡的景色。
續走35鄉道往騎龍古道。
35鄉道都是柳杉林,非常涼快,其實走這條鄉道也是一種享受。
來到騎龍古道第3入口,這裡較少人走,上次有走一下,未走全程今天來完成吧。
因為最近下雨,有少人走,所以古道石階相當濕滑,要小心走。
終於下到溪谷,過橋就沿著溪谷走。
沿著溪流走。
為何會有柵欄,等一下告訴答案。
古道寬大好走,一路下行。
又有阻擋,但古道很涼快,很舒服。
看到這個牌子,才知道原來是禁止汽車通行,顯然早年這條路車子可以通行的。
續往下行。
前方往右是騎龍古道第2入口下來的地方,那段路有糯米橋,短而優美,再帶志鴻兄走一次。
前方就是糯米橋,走到這裡往回走。
走回剛剛的叉路,續往右行。
又有柵欄,應該是防車子的。
右側步道是騎龍古道第3入口來的,先直行去糯米橋。
往石階走。
來到第2座糯米橋,騎龍古道凡古蹟旁就有石獅柱子標示。
繞糯米橋一圈往回走,因為剛剛來的步道有二處標示往楊家屋,應該可以繞一圈走,來去看看。
楊家屋標示。
左側往上是楊家屋,因為來的步道有二處入口標示,研判可以繞一圈。
往上走了好久,且越走方向越偏離繞一圈的方位,想到阿福說11點會到大山背,因為時間關係,回家在做功課下次再來。
往左下。
第3做糯米橋。
石獅標示。
陡上的百年石階,很陡也滑,所以不宜由此下行。
景觀台,很舊,看起來已不牢固。
走完百年石階。
伯公廟。
走完騎龍古道了。
11點多回到大山背人文生態館,阿福也到了。
我們在生態館外的涼亭泡茶,說天說地喇豬賽,阿福帶來他的芭樂,真的非常好吃。泡茶聊天1個半小時後才離開,去阿福用心為我們準備的粗坑農莊吃午餐,餐廳非常大間(可以辦婚宴,阿福說離橫山街上很近,當地人會在此辦婚宴),地點非常幽靜,旁有小溪流,如果不是熟人,根本不知道來這裡吃吃午餐。雖然我們只有8個人,但阿福點的非常豐盛,在鄉下吃道地的客家菜、互相吐槽,是一種享受,這就是同學間無可替代的情誼,還是要說聲,阿福啊,多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