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礁溪跑馬古道--1120408
(圖--跑馬古道)
今天是清明5天假期後的周末,因為清明連假有太多人來宜蘭造成雪隧大塞車,故本週來宜蘭的人應該會少很多,研判今天來宜蘭應該不會塞車且天氣不會下雨(不會是大晴天),因此就近安排礁溪的跑馬古道,印象中跑馬古道來了2次,一次是跟表妹來(走到乾溪),一次是跟嘉煌來(走到上新花園),都沒有走完全程,今天想來挑戰全程。
跑馬古道為淡蘭古道南線是早年公路未開通前先民往返台北、宜蘭間的重要運貨物的路線,跑馬古道曾被多次命名,最早是運輸木材的路徑,軌道以圓木鋪設,故名木馬路,日本治理時期為警備道路,日警不時騎馬巡邏,亦是砲車和補給車的運輸線,故稱陸軍道或跑馬路。北宜公路開通後這條古道就沒落而不再肩負運輸功能,近年來因登山健走風行,古道起而代之的是運動、休閒、健身的好地方,從古道南口開始(礁溪端)走至古道北口(北宜公路入坪林),單程5公里、來回十公里,大概要3.5小時,一走進古道,就可感受到樹林間吹來的清涼微風和芬多精,十分涼爽舒適,且古道多以碎石舖設、寬廣平緩好走,慢慢往上走沿途可瞭望蘭陽平原、龜山島及宜蘭的海岸風光,因為跑古道有許多地方都沒有遮蔭,所以適合像今天這種陰天來,只是沒有大晴天的好景觀,在古道上走,除了芬多精外,也有茂密的林蔭、清涼的空氣與微風、山谷及寬闊的視野,走至跑馬古道北口就是新北市坪林與宜蘭縣頭城交界,立有北宜公路殉職先靈紀念碑,北口為北宜公路最高點,海拔538公尺,當車從台北北宜公路至此視野豁然開朗,被讚為金面大觀,故於1954年被選為蘭陽八景之一,而這條步道不但有風景、可運動,還有歷史,真的是一條老少咸宜的步道。
國道五號頭城交流道下往礁溪走台九線右轉大忠路,接白石腳路157巷即達跑馬古道口。
7點20從家裡出發,8點35分到跑馬古道南口。
回拍跑馬古道來的道路。
8點45分開始今天的行程。
跑馬古道從南口、古道口休息涼亭、眺望龜山島、山神廟、猴洞坑溪、勒馬石、上新花園(已廢棄)、泊油產業道路到終點北宜公路北口。
跑馬古道口涼亭。
非常平緩好走的古道。
步道緩緩向上。
眺望蘭陽平原礁溪一隅。
蘭陽平原更清晰了。
非常寬闊好走。
路標往北口。
非常美的一段古道。
眺望龜山島。
非常美的山景。
跑馬古道上每200公尺有里程標示,南口是5K處,所以才走1.6公里。
風景真的很美,非常推薦來走,尤其這一段。
好深的山谷。
來到山神廟。
平緩的步道。
來到猴洞坑溪,目前乾旱無水。
漂亮的竹林。
來到上新花園舊址,目前已不復見當年的美貌。
從上新花園開始就大約要走1.5公里柏油路,但車很少。
由此進入步道,約走700公尺到北口,這一段也是跑馬古道的精華,非常推薦哦。
進入古道。
石板路,非常好走。
唯一一段的階梯向上。
這一段林相很美。
最後200公尺。
走上來了。
金面大觀,這裡的景致當年可是蘭陽八景之一。
旁邊有休息涼亭。
來到北宜公路,也是跑馬古道北口,剛好10點30分。在沒有雪隧前,這裡可是風光的很,大家都在這裡休息,攤販很多熱鬧阿,但現在已落寞,但仍有幾家攤販,所以志鴻請大家吃香腸、東育請大家吃魚丸湯。
跑馬古道0K處。
以下是跑馬古道北口風景-八景之一。
右側是鵲子山,有宜蘭富士山的美稱,10年前爬過。
下方是北宜九彎十八拐。
往坪林。
10點50分往回走。
跑馬古道推薦大家來走,我們12點15分回到登山口,就在登山口泡茶、吃水果。
中午就到烏石港的幸福36海鮮餐廳吃海鮮,這家餐廳生意很好、海鮮鮮又好吃、價錢公道便宜、設有停車場,我們到時已經1點35分,但仍有很多人用餐,下次應該拍攝我點的菜色,以為實證。
用餐後本想去烏石港旁的357咖啡喝咖啡,是我小學同學開的,因為難得來宜蘭一趟(塞車之故不來),所以想去看看,我們已近48年沒見了,我沒事先告知,想說她是否認得出來,結果事與願違,她的店沒開(週六下午2點營業),只能期待下次了,回台北前經過阿宗芋冰城,因志鴻兄沒吃過,所以又去吃芋冰,回台北雖車多,但也沒塞,4點到家,結束快樂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