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大溪區山白石山、石龜坑產業道路繞一圈—1100515
(圖--白石山、石龜坑產業道路)
白石山位於桃園市大溪區(復興三峽交界),海拔625公尺,頂上皆有一巨大岩塊,因為山頂高處可見一塊巨石,在陽光照耀下呈白色,遠觀如青翠山林上耀眼的寶石,因而得名,白石山山頂視野極佳,可以看到石門水庫洩洪池及大溪一帶的風光,極目所見非常遼闊。登白石山有許多登山組合,可近可遠、可挑戰、可休閒,是桃園極富盛名的一條登山步道,夏天山頂風涼快,但無遮蔭,可就近於樹下休息乘涼,但因白石山頂無三角點基石,只有在大石上寫「白石山」三個大字為記。 白石山雖因山頂有白色大石壁而得名,但白石山古道是有歷史意義,在交通不發達的年代是復興鄉和大溪、三峽往來的要道,當年此一古道上有一專門打鐵的人家,因其所製作的農具(鋤頭、砍刀等)相當不錯,成為往返山區居民購買農作之地,所以這條古道就被稱作打鐵寮古道,從頭寮三層(舊地名)走打鐵寮古道上白石山,單程約2.5-3小時,因登白石山的登山口有好幾處,走打鐵寮古道、兩蔣紀念園區的草嶺山、百吉林蔭步道或從白石埤都可以。
因為白石山步道自然而原始,尤其下山經過好長的一段巨石山壁,相當雄偉壯觀,雖然走過幾次,但因為步道景觀自然原始,山頂稜線視野極佳,登頂並不困難,所以是非常棒的一條登山路線,久久就可以來再來一次。今天原本以為謝教授會來,所以選了這條路線,但因他臨時有事不能參加,而國泰臨時加入,且因揚博士及同學阿昇,似乎沒走過,所以就照原訂路線,一早經過百吉林蔭步道,發現車停得不多,可能是因為近期台北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加劇,出遊的人群減少所致,否則老少咸宜的百吉林蔭步道假日可是人滿為患的,今天相對冷清,過百吉林蔭步道後,把車停在白石產業道路上,走到白石埤旁登山步道上山,繞一圈從白石山崖大石壁、打鐵寮古道回到石龜坑產業道路停車處,走一大圈約3至3.5小時。中午在三民的蝙蝠洞用餐時,才得知今天確診本土病例人數達180人,新北、台北已進入三級防疫警戒,我們還在山裡優游,想必台北已經人心惶惶。
行車路線為國道3號到大溪走台七線經過百吉隧道後,左轉桃118線,經過百吉林蔭步道停車場後繼續往上,將車停在白石埤旁,須注意白石埤塘旁登山口的停車空間有限,所以中途就可找地方停車。
8點20分來到百吉產業道路,車停狹窄的山路寬闊處,今天還蠻好停的,左側來路是石龜坑產業道路,等一下會從左側路繞一圈回來。
石龜坑產業道路。
續往下行去白石埤。
一早天氣雖稍熱,山路無風,幸好還沒飆高溫。
來到白石埤。
這裡不是登山口,車不開進來是因為每次來都已停滿,乾脆走上來,反正是繞一圈。
來到登白石山的登山口,在左方。
8點45分來到登山口,旁有廢棄的圍牆。
登白石山的步道非常寬大好走。
步道緩緩向上。
一段陡上的路。
旁有蓄水池,早年似乎是為了火燒山設置的。
陡上路,旁有倒木。
上到中稜線了,這一段是石頭步道,大石很多並不好走。
左側來路是打鐵寮古道上來的,等一下走完大石壁後,就會與該條登山道相接,意思是繞白石山巨石一圈,從這裡走到白石山,我們走稜線的下方,其實是從海隆起的巨石。
非常好走的一段。
開始走巨石稜線了,會緩緩向上直到白石山。
來到第一個休息點,樹上綁座椅。
這個達摩畫的很傳神。
第一個休息點的視野極佳,因為山風吹得很涼,所以特別在此休息一下,喝水,大家直說這裡好舒服。
休息完後,續往巨石稜線上行。
沿途都可以看到大溪桃園的美景。
又來到一處休息點,這裡有遮蔭,有山有設置椅子,還可以煮水泡茶,可能是常常來這裡登山的山友設的。
危險的稜線,有點像皇帝殿,要小心走。
可以看到石門水庫的壩頂及後堰池。
續往上行。
好特別的樹根。
這裡是白石山的制高點,再往前的大石上刻有白石山,這裡海拔625公尺,坐在這棵楓樹下,微風吹來是極高的享受。
白石山山頂可以看到更遠的景色。
白石山上的合拍。
從這裡下行,繞白石山。
雄偉的白石山下巨石山壁。
步道沿著巨石山壁緩緩向下,也遇到不少山友往上行。
好特別的樹藤。
巨石山壁很長一段,因為太陽照射不到,雖無風但也不會熱。
山崖壁上長一棵樹,它的根為了吸收養分,樹根竟長了近10公尺長,真是生命力量的偉大。
這段山壁,百萬年前應該是在海底吧。
非常可觀的一段山崖壁,來白石山一定要來看看。
快走完山壁了。
來到叉路,往上去白石山(就是之前說的上去會接到的稜線),往下大鐵寮古道及石龜坑產業道路。
回拍上山路,續往下去石龜坑產業道路。
一路往下,這段非常自然原始,也是來白石山的精華步道。
不斷陡下,但設有木片階梯,上山者都是汗流浹背的。
11點10分來到石龜坑產業道路底,這裡是休息點,有人不爬山,只走到這裡休息。
石龜坑產業道路非常寬大好走,而且落葉很多,走起來非常有彈性。
右側來路是從打鐵寮古道上來的。
石龜坑產業道路非常符合以文同學的要求。
雖然今天天氣熱,但步道大都有遮蔭,所以還算涼快。
叉路,二條會相通,取右行較平緩。
接回石龜坑產業道路。
右側來路是從草嶺山、打鐵寮方向來的步道。
回拍打鐵寮方向的步道。
續往石龜坑產業道路回到停車處。
青楓,正值鮮綠。
走過溪的捷徑。
石龜坑產業道路的休息點,休息一下喝水。
往左上走捷徑。
石龜坑產業道路緩緩向上,很好走。
一片新綠的石龜坑產業道路,真的很棒。
上方這片森林很棒。
石龜坑產業道路的林相很美。
蜿蜒而上。
很棒的石龜坑產業道,推薦不爬山的人來走。
雲森不知處,只緣此山中。
11點35分接上前方的百吉產業道路,往右下回到停車處約11點40分。
驅車前往三民蝙蝠洞停車場旁的老茄苳樹下乘涼、休息,煮中餐海鮮麵,泡茶、吃水果,約下午2點多離開蝙蝠洞,也向當地泰雅族買今天現採現煮的轎篙筍,一定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