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雙溪區柑腳崩山坑古道—1080511
(圖-崩山坑古道)
崩山坑古道位於新北市雙溪區,又稱柑腳泰平古道或柑泰古道,是雙溪鄉柑腳地區與泰平地區間往來的古道,古道是沿著崩山坑溪越嶺至泰平村,今天的行程是從柑腳走到泰平,以往在雙泰產業道路尚未開闢以前,泰平地區的人民都是走這條山路至柑腳,然後搭車至雙溪,所以這條古道對交通不便的當年,非常重要。古道沿著崩山坑溪而行,景色相當優美,溪岸有廢棄的梯田,梯田已變為青青草地,路邊也盛開著小野花,讓人心情愉悅,大概最近下雨多,所以小溪流水潺潺,沿途有許多小瀑布,讓走此步道更添情趣,溪中亦有魚群悠游,相信夏天來此泡腳應該是一大享受。古道緩緩向上,多有石砌階梯拾級而上,雖然天氣陰雨,但仍走得氣喘吁吁,遙想當年胼手胼足、篳路藍縷,來到越嶺鞍部後往下走,一路寬闊平坦好走,沿途多雙扇蕨,走在古道上更發思古幽情。因在燈為沒有車接駁,原本計畫走到料腳,但因為沿途泥濘,路濕易滑,所以走得很慢,只到風口鞍部就折返,來回走了近4小時,回程雖然是下坡,但因為路華也只能慢行,在登山口遇到一團登山隊,他們走很快,一下子就消失在古道上,真的很厲害。
今天也適逢柑腳柑林國小的百年校慶,所以走完古道也順道來看看,國小旁社區廣場上有一威惠廟,廟內奉祀開漳聖王,廣場上停滿車,我們在廟旁的涼亭煮麵吃,泡茶,享受雙溪柑腳地區的僕僕民風及優美山景。
行車路線國道3號接國道1號接暖暖交流道下經過暖暖市區接2丙快速道路至十分,於2丙往雙溪過平雙隧道後,往右下走雙桿產業道路至柑林國小。
8點25分來到登山口。過崩山坑1號橋右側就是登山口,停車處即是。
登山口正在整修。
登山口的小橋合影,啟芳兄只來入境,他要去參加柑林國小百年校慶,因為當年台南師專畢業就分發來此教書,當年20歲,距今也以四十多年了。
柑腳長源社區的取水處,回程再惠威廟泡茶時,當地人說他們都喝山泉水。
過一陣泥濘地後來到柵欄,作用是防止牛隻跑出來,要孝心繞過。
一片綠草地,這幾天下雨,相當泥濘,不好走,幸好沒找阿樹來。
走過溪邊梯田後,正式進入崩山坑古道。
古道沿溪行,潺潺流水、清風徐徐,非常舒服,幸好沒下雨,讓我們輕鬆的走吧。
過水泥橋,左側有一溪流來匯集。
經過廢棄的石砌民宅,早年柑林國小可是有15個班級,居民多以採礦維生。
崩山坑古道就是沿著溪流走,沒有人工雕琢,樸質自然而幽美。
真的隨處都有小瀑布,因為步道要越嶺至雙溪的泰平。
邊走邊欣賞大自然的好風光。
一路都是緩坡向上,現在開始都是古樸的石階梯。
偶有一小段平路。
還是階梯,已經汗流浹背了。
我以為崩山坑古道是平緩的步道,沒想到還是要爬升到一定高度,所以仍有相當的運動量。
步道往上走,路跡清楚,只是濕滑要小心。
沿途好多瀑布的美景,水離子帶來許多芬多精,空氣相當好。
又是階梯,還是要需要體力往上走的。
步道綠意盎然,生氣蓬勃,有走在原始林的感覺。
沒想到走許久還沒來到預定的休息點,繼續加油吧。
一片油綠綠的,真美。
有透光了,應該不會下雨吧。
這座小獨木橋要小心,非常濕滑。
繼續往上,旁有小山澗,匯集成小河流。
一路往上行。
來到一座福德祠。
9點50分來到休息點,一般從崩山1號橋走到這裡50分或1小時,我們走了1小時20分,主要是前段太泥濘,走慢了。左下去東山,續往上直行崩山坑古道,椅子旁有路標。
續往泰平崩山坑古道較為平坦,沿著山邊走。
這裡海拔較高,所以霧氣相當重。
過一處小山澗。
山間的小白花正盛開。
路邊有設置田野生態調查的攝影裝置。
又上是往柑腳山,因為要走崩山坑古道,所以續直行。
這一段路非常狹窄,要小心走。
這一斷山壁非常美,下次希望是好天氣來。
風口鞍部。
來到這裡,右邊去風口鞍部,直下小路是往保成坑,直走寬大路是崩山坑古道,因為10點25分,到料角坑再回來會太晚了,所以今天就在這裡折返,下次採接駁方式走完崩山坑古道。
下山的流水。
崩山古道的溪流非常自然而原始。
可以看到許多魚兒優游。
來到柑林國小,今天是百年校慶。
進入長源社區,非常古樸的山間聚落。
威惠廟,應該是歷史悠久的廟宇,當地人的信仰中心。
廟前廣場,今天柑林國小校慶,很難想像當年這裡的榮景,有這麼多人住在這裡,而現在只有老人留守家園,雖然此時飄著淡淡雨絲,但心情卻怡然自得,泡完茶已經2點30分,去雙溪買布丁蛋糕後就回家,結束今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