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尖石鄉李棟山---1070722
(圖--李棟山)
李棟山位於桃園復鄉與新竹尖石鄉之分界處,海拔1914 公尺,為一等三角點並有一等衛星控制點,是台灣小百岳之一(編號28),屬於中級山。有山上有一古堡,為清代李棟將軍來台為撫蕃而建,也有一說是是日據時代所建的磚造古堡,究竟何者為真?而西元1912年李棟山事件成為泰雅族原住民抗日古戰場,經歲月洗禮後,山頂古堡僅餘城門及四周城牆與城牆上的機槍口,四周視野已被長高的樹木擋住,而不能俯視,如以機槍口的設計及高城牆,於清朝尚無力顧及台灣,難有創舉建設,所以日治時代為理番所建之砲台較為可信。
古堡門口旁為大混山與鳥嘴山的山路來會,往大混山約90-100分,往鳥嘴山路途遙遠,因堡內無展望,爬上高牆或高塔才能遠眺四方,所以天氣晴朗時攀上古堡視野遼闊,往南望可遠眺大壩尖山及雪山山脈聖稜線,完全不負一等三角點之美稱,也由於這座近2000公尺高山,非常容易攀登(上山約1小時餘,下山不到1小時),全程都在樹蔭中,不會曬太陽,由於古堡深具歷史意義所以是熱門的登山地點,可從山莊門口繫的密密麻麻登山條可知,雖然距台北有點遠,但還是很多人來。
李棟山莊是登李棟山古堡的起點(詳http://mm5355.pixnet.net/blog/post/102158362),當然也可從山莊前約500公尺的馬美叉路登山口上山(路較平坦,但距離較遠),而山莊的海拔高度約1529公尺,當年是由一位退伍的榮民朱萬鶴先生從無到有,一個人用木頭建造而成,早期這兒還提供登山客居住,今年93歲的朱老先生可還是老當益壯,若您有機會拜訪李棟山莊,不妨找他聊聊喔。但我們今天並不從李棟山莊登山,而是走馬美登山口,距離約2公里,較平緩好走,中午就到李棟山莊用餐並找朱老先生瞭天。
行車路線國道3號竹林交流道下往竹東方向,走120線至橫山、內灣、尖石,往青蛙石、秀巒方向至宇老景觀台前左轉馬美產業道路,走約4.5公里就是馬美登山口。
直行往馬美,左轉往李棟山莊,車停此處,從左側開始登山。9點10分到達。
回拍來路,路旁有標示,斜坡就是登山步道。
登山口合影,從登山口至山頂約2公里。
今天天氣不錯,第一次從馬美登山口登李棟山。
藍天白雲天好近,悠悠山景獨自在。
登山口俯視尖石鄉大山風光。
一開始是寬大的階梯步道。
進入竹林,寬大路應該是當年建古堡開闢的吧。
緩緩向上的林道,在林間相當清涼,但因爬坡緩緩向上走路,也走出一身汗。
停下來休息就涼意襲身,這裡海拔高,所以很涼快。
右側是李棟山莊登山口上來的地方,左側陡上是往李棟山捷徑,直行比較平緩,取左上。
陡上的步道,很喘。
連續走陡上捷徑,最近下雨,所以比較溼滑,要小心。
來到與產業道的交叉,可往左,也可直行陡上走捷徑,續陡上走捷徑較有登山感覺。
穿過一棵倒樹。
又來到與產業道路交叉處,續走左側走陡上。
這一段頗陡,現在雖然沒有下雨,但天空不時有烏雲飄來,而且林間也陰暗,感覺快下雨了。
慢慢往上爬。
又來到與產業道路的交叉,每一段陡上坡約走200公尺左右。
產業道路旁的景觀台,可惜今天雲霧飄來無視野。續陡上。
終於有一段平緩的山徑可走。
10點15分來到李棟山,古堡內已有大群的山友,他們搭2部中巴到登山口,等一下要往大混山,走一天。
李棟山山頂的一等三角點,海拔1914公尺,小百岳編號28,從登山口至此爬升約400公尺。
李棟山基石合影。
天氣又放晴了,古堡內可見藍天。
山友走了,古堡又留下了孤寂。
11點20分回到馬美登山口,恐怕快下雨,故去李棟山莊吃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