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大溪草嶺山、打鐵、石龜坑步道至百吉步道口--10701121
(圖--草嶺山白石山古道)
(圖--慈湖風景)
草嶺山位於桃園大溪慈湖附近,海拔347公尺,是一個圓錐狀火山小丘,主要由鹼性玄武岩和出露在其南麓的少量火山碎屑岩構成,山頂有一顆編號1010的三等三角點,因海拔不高,山頂為樹林圍繞而無展望。而登草嶺山並非走此步道的重點,因其位置緊鄰慈湖,可從草嶺山縱走白石山、石龜坑山、百吉林蔭步道,另或下打鐵寮古道,有多種選擇。
今天原定與阿來、李子、世魂、明忠兄四家人去走平溪嶺腳寮山、望古瀑布及嶺腳瀑布,但因為他們住龍潭中科院,李子下午要趕回彰化,所以改到大溪走草嶺山古道,因為草嶺山、石龜坑產業道路至百吉步道是一條非常棒的古道,步道原始、風景優美、空氣好,所以多久幾次也很好,這次因為車多,所以先把二台車停在百吉步道口上方,大家直接從慈湖開始走,因為有車接駁,所以就不用在走馬路。草嶺山步道從慈湖紀念雕塑公園走,途經東興橋、走石龜坑產業步道接百吉林蔭步道型走,約6公里,步道雖然有小伏起落,但全程在樹蔭中,非常舒適。途中經過東興橋是以糯米搗黏興建,故稱為糯米橋,建於日治時期(約在1926年),目前仍保持完整。
行車路線國道3號大溪交流道下往大溪方向走台4線,於康莊路三段左轉桃59-1線接台7線往慈湖,再慈湖停車場停車。
8點30分來到大溪停車,停車場前的楓葉正紅,非常漂亮。
停車場對面雕塑紀念公園落羽松轉紅的美景。
停車場前合影。
8點55分過橋進入慈湖紀念雕塑公園,穿過公園到達登山口。
慈湖雕塑公園景色優美。
每次穿過紀念公園時,這幾株楓樹都隨季節,穿上不同顏色的衣服。
楓樹前合影。
福德祠旁登山口合影。
進入步道滿是綠意,這條步道全程在樹蔭中,是一條大眾路線。
前幾天下雨,步道又沒有設階梯,原始土路又濕滑,並不好走,且前段往草嶺山是一路陡上,較為辛苦。
因為濕滑,所以登山更費力。
拉繩網上。
終於快完成前段陡上的路段了。
進入山稜後,來到叉路,往左去草嶺山,往又不經過草嶺山,所以往左去草嶺山。
很快來到草嶺山,海拔3457公尺,有一棵三等三角點,但在林中無視野。
進入最好走的路段,兩旁綠蔭,很舒服。
步道在樹林中穿梭。
來到叉路,往左行。
步道開始往下,濕滑不好走。
遇樹根,有落差,要小心走。
來到叉路,左往三層社區,續直行往白石山方向。
步道穿梭在林間,這一段也相當好走。
遇倒樹,不得不低頭。
步道緩下,這一路上上下下,但坡度都不大。
很快來到哨所,左下方來路是大打鐵寮古道,過哨所續直行,先在此休息一下。
在哨所前合影。
過哨所後,步道緩緩向上,有點長哦。
看到後慈湖了。
步道續往右行,直上是鐵塔。
來到賞後慈湖的最佳處。
天氣好,山色極美。
步道旁合影。
步道續往下行。
來到一處堰塞湖,因為這裡曾崩踏過。
續往這條古道最原始的路段,兩旁青草地很讚。
過堰塞湖後,古道沿著溪流走,溪流最後流入後慈湖。
這是最美的原始林。
原始林中溪流風情。
非常棒的一段步道。
這裡一定要合照的啦。
步道旁有一石碑,記錄當年出資修築古道的芳名及金額。
步道行經小溪旁。
小溪上自然的風情。
續往上行,感覺地的很棒。
在這裡穿過小溪,這一處很美。
這兒似乎是森林深處,特別有感。
這裡是石頭舖設的步道,緩步向上。
10點50分來到東興橋(糯米橋),已有大隊人馬在此休息。
東興橋下合影。
續緩坡向上。
古道研溪行是最涼爽的。
過了鐵柵,右往白石山,左是石龜坑產業道路,往左行。
在此右下過溪(捷徑)。
過溪後一路走捷徑向上,往百吉步道方向。
反方向拍石龜坑產也道路,很原始很美。
石龜坑產業道路,一直是我喜歡的步道,林木蓊鬱,林道原始。
蜿蜒的林道,讓人心曠神怡。
這條產道,怎麼拍都美,不須任何技術。
真的是好地方。
每個轉彎處,就是美景。
這裡也是古道中我喜歡的一段。
下方森林中有衣石安宮,有步道下去,這裡也快走出石龜坑產業道路。
來到白石埤產業道路,往下行去一早來停車接駁處,此時約11點35分,中午去大溪交流道旁的老地方客家餐廳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