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造橋鄉大龍村劍潭古道---1070113
(圖--劍潭古道風光)
劍潭古道是昔日 造橋鄉 大西村與大龍村之間往來行走的山路,直到產業道路開通之後,古道才逐漸荒廢。 劍潭古道的登山口就在劍潭水庫入口的對面馬路旁(劍潭水庫建於民國46年,於中港溪上游支流南港溪築壩,可蓄水五十六萬平方公尺,供應當地農業灌溉水源),古道於92年造橋鄉公所進行整修,沿途種植油桐及桂花樹,營造桐花樹下桂花香的風貌,竹林與低海拔林木交錯,而成為 踏青郊遊好地方,步道全長約1.8公里,已鋪上完善的石板及紅磚,非常好走,沿途設有歇腳、觀景、斜陽三座涼亭,還有賞景平台、石椅及公共廁所等設施,是相當大眾化極容易親近的路線。
行車路線國道1號頭份交流道下走台1線左轉台13線再轉台1線過談文車站、談文國小即達鄭漢步道,台1線北走過竹南聯絡道接朝陽路即達口山步道,朝陽路、仁平路於造橋國中左轉苗14(即九車籠二寮坑道路),即達劍潭古道。
約11點來到劍潭古道出口,將車停在這裡,先走劍潭路(產業道路)去劍潭古道入口,入口在劍潭水庫。
劍潭古道步道圖,非常清楚,車停出口,走道入口,繞一圈回來,跟走口山古道很像。
天氣好,加上鄉道沒有車子,又有冬日的暖陽,所以走起來不累,路邊還有泡茶休息亭,設想真周到。
產業道路的風景。
天氣清朗、山色青青,感覺非常乾淨。
路邊的野菊花,種來作為肥料的,讓冬日的田野更增色彩。
路口右轉就是劍潭古道,馬路下方是劍潭水庫。
11點20分來到劍潭古道入口,入口有許多設施,走步道要先走424個石階,全程1.75公里。
劍潭古道旁有涼亭及劇場設施。
劍潭古道一開始就是陡上的石階。
石階兩旁是桂花樹,如果桂花盛開,一定非常的香。
來到300階。
爬階梯走得氣喘吁吁,還流汗,這才達到運動目的。
終於看到第一個涼亭了。
完成最前端的424階。
涼亭前的風光,山下大西及大龍村。
涼亭過後,古道就在稜線上上下下。
稜線上的桂花巷。
終於遇到今天第一個路人甲,所以來一張合照。
來到叉路,左上景觀台,右側切過山腰,二條路就會會合,先上景觀台吧。
很快來到大景觀台。
景觀台上有祈福鐘,
景觀台的風景是全方位,今天可以看到最美的視野。
台灣中央山脈的層層山巒。
北側的風光,這裡應該是大龍村。
步道續沿稜線走。
來到叉路,往右下回古道出口。
沿途風光視野極佳。
步道 上上下下,還停累人的。
步道蜿蜒在山間。
這裡是斜陽亭的風光。
來到小景觀亭。
坐在這裡看中央山脈真的很愜意。
步道開始往下。
下山蜿蜒的稜線。
來到一處竹林。
又來到桂花巷,沿途桂花真的種很多。
這裡已經有人來開墾了,風景不錯。
12點15分走到古道的出口。
終於完成今天早上三條古道的健行,準備去附近大坪鴨肉麵吃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