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復興區東眼山林道、親子峰步道—1051119
(圖-親子峰)
(圖-東眼山步道)
東眼山位於桃園縣復興鄉霞雲村,分布於雪山山脈的尾稜,因為從石門水庫方向看去,其山形酷似一顆向東閃爍的大眼睛,故稱之東眼山,目前是國家森林遊綠樂區管轄。這裡群山環繞,早期是北部重要的林場,有916公頃,因此保留了許多早期林業的遺跡,而滿山的人工造林地,尤其柳杉林最多,也可看出森林復育的成果。此外,東眼山豐富的鳥類資源,是台灣北部最佳的賞鳥地點;園區內3000萬年前遺留下來的生痕化石,更是森林遊樂區中相當少見的地質景觀,林木茂密,步行於其中,可觀察到許多闊葉與針葉樹種,適合全家大小前來觀察動植物生態,賞鳥,登山健行之最佳休閒場所。今天的行程因已走過幾次東眼山,因為還有其他步道可走,故從走親子峰步道至化石區,走到東滿步道口再走林道回來,剛好繞一圈。
親子峰步道是攀登親子峰的循環步道,步道修整完善,沿線以人工造林地及天然的闊葉林帶為主,林蔭密佈,負離子極多,空氣相當清新。步道起迄點從東眼山餐廳開始的森林知性步道走,坡度先陡峭後平緩至化石區,全程約2930公尺。
化石區主要展示大約三千萬年前生痕化石,主是有蝦、蟹進行築穴工事時所遺留下來的痕跡,可做為台灣地質演變研究的基礎,相當具有價值。
早期東眼山林道的開發是為了有利於林木運輸之用(約3公里),如今除公務車輛可進入外,其餘則管制無法進入,因為林道平緩寬大且步道底即為東滿步道起點,經過造林紀念石、化石區等景觀,沿途視野開闊處可眺望鄰近山脈、人工造林地風景,故這條林道是許多人無法走階梯的人喜歡走一條步道,也因此成為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另一條步道路線。(資料來自林務局山林優遊網)
國道三號三峽交流道下,往台三線接台7丙線至三民復接台7線,到復興後往霞雲方向於17.6K附近左轉桃119線道,進入約6公里就是東眼山森林遊樂區。
桃119線道。
桃119線道的風景。
桃119線道的風景。
桃119線道的風景。
進入東眼山收費站後,直行來到餐廳(左上是遊客中心)。
餐廳旁的景緻,天很藍、這裡很涼。
餐廳後方的停車場。
步道標示,親子步道化石區。
左右皆可,選擇右侧。
東眼山步道圖,標示非常清楚。
登山口合影。
進入步道就有一股涼意,雖然已過深秋,但山下天氣依然炎熱,只有東眼山溫度很舒服。
往親子峰步道整理得非常好,真的適合親子遊。
步道舖設整齊,空氣清新。
前面是雜木林,現在進入柳杉林。
目前柳杉林人工植林已有60年以上的歷史,所以每棵柳杉都已經60幾歲了。
筆直的柳杉林,比溪頭還美。
早年划木展示。
步道寬,非常好走。
來到叉路,往左進入未修整區。
續往親子峰步道。
有一點下坡。
在此左上,樹下有標示。
左上的步道,進入階梯爬山區。
階梯一路往上行,開始有爬山的感覺。
陽光灑在林間,有無限生機的感覺,步道旁會有石桌椅,供人休息。
回拍來時路。
寬大的親子峰步道。
來到親子峰步道頂點,但無路可上親子峰。
親子峰頂點休息區。
親子峰標高1060公尺,但因為沒有步道可以上去,所以走到這裡。先休息一下。
休息5分鐘,續往下行去化石區、林道,繞一圈回餐廳。
階梯陡下,林相優美,負離子多,真好。
這個點真是拍照的好地方。
回拍來時路。
下山路、輕鬆走。
又有休息區。
柳杉林真的充滿負離子。
60幾年的歲月,才有這樣的人工林,要感謝先人的努力。
走了1個多小時接上林道,阿樹已在這裡等我們。
好友阿樹也跟老婆來東眼山,但因為跟團,所以只能在此碰面。
續往化石區,其實就在前面。
棉花雲,天好美。
來到化石展示區。
原來東眼山也是海底隆起的,所以石頭中有蝦蟹的化石。
續往林業紀念石及東滿步道口。
藍天、白雲、林道,是秋天最美的景緻。
今天天氣清朗,遠山清晰,視野佳。
林道有路段沒遮蔭,有路段有遮蔭,幸好是深秋,否則會受不了。
寬大的林道,可想像當年划木的盛況。
來到親子峰下,母峰帶小峰。
親子峰的解說牌。
來到東滿步道口,距離園區大門約3公里多。
東滿步道0K處。
這就是名聞遐邇的東滿步道,下次有機會再來造訪,想好接駁後。
東滿步道口前方左側就是造林紀念石。
上頭寫上造林樹目及面積。
拍完照就往回走。
回到親子峰步道叉路,續往林道回去,還有2公里多。
林道相當平整,應該是早年運木材用的。
林道旁的休息區及景觀涼亭。
陸陸續續看到許多人進入林道。
林道旁的林相。
右方往上是森林步道,旁邊有休息涼亭,續往前行。
涼快的一段林道。
天氣好好。
回到林道口,右上去餐廳。
林道口合影。
林道口視野佳,回到餐廳結束今天的行程。
去小客車停車場的涼亭吃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