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都江堰李冰治水--1040520
(圖--都江堰的魚嘴)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游340公里處,距成都市56公里,是戰國時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於約西元前256年開始主持開鑿,經過歷代整修,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依然發揮巨大的作用,被譽爲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由於都江堰是重要水利工程,周邊的古蹟甚多,主要有二王廟、伏龍觀、安瀾橋、玉壘關、鳳棲窩和鬥犀臺等,加上南僑以發展成為觀光小吃中心,附近又有道教聖地青城山(是成都人的避暑勝地),所以都江堰自然成為四川著名的旅遊勝地。
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可分為堰首和灌溉水網兩大系統,其中堰程(分水)、飛沙堰(溢洪排沙工程)、寶瓶口(引水工程)三大主體工程,此外還有內外金剛堤、人字堤及其他附屬建築。都江堰工程以引水灌溉,使成都為天府之國。2000年,都江堰以其為當今世界年代久遠、惟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遺產。(資料參考維基百科)
這裡就是旅遊都江堰的南口正門(遊都江堰門票人民幣90元),但小周體恤我們,從山上二王廟入口,由上往下走一圈。
其實最輕鬆的走法是從山上的秦堰樓入口進來,這裡就是秦堰樓觀景台。其實秦堰樓是一座販賣當地雕刻、土產的地方。
從秦堰樓可以看到整個都江堰的水利工程,下方二王廟,遠處分水處是寶瓶口,中間沙洲島也是旅遊區。
這裡可以很清楚看到上方魚嘴,李冰治水是利用上方魚嘴將岷江水分流,水量大時多餘的水可以流到上方的外江(是原來的自然河道原名金馬河--岷江正流,是排泄二季洪水的河道),靠近秦堰樓的是內江(是李冰率眾開鑿的河道又稱灌江,把江水源源不斷注入成都平原),具有四六分水及二八排沙的功能;而內江又在下方寶瓶口進行分流,這樣可以灌溉四川地區一千萬畝的良田,而成就天府之國的美名。
仰望秦堰樓,從秦堰樓走下來,這一代的古廟群、李冰治水紀念館等,就可以慢慢欣賞。
這裡是從二王廟第二入口下來的古廟群景致,也可從秦堰樓走過來,他的路標非常清楚。
下方是二王廟。
參觀完秦堰樓後,走來太極殿老君廟,這裡視野不錯,從這裡可以下去二王廟。
續往二王廟,路很多但都有標示。
來到二王廟的上殿,因為我們是由上往下,注意廟門長廊上方有淘、攤、低、作等字,等一下會有說明。這些古廟都很有歷史,而且是木造,有空可以慢慢欣賞,當然外國人來此觀光的也不少。
二王廟的正殿。
側拍二王廟。
出二王廟大門,就可以看到鄧小平--造福萬代--的題字。
這是二王廟正門,剛剛那一張是上往下拍的。
出二王廟就可以看到李冰治水的六字諍言--深淘灘、低作堰。上方廟的題字就是這六字。
走出二王廟。
下來到松茂古道(內江旁)。
都江堰的景區旅遊圖。
這座樓台往上是秦堰樓及崇德閣,樓台對面是安瀾吊橋。
這條松茂古道非常寬大,前方有商店街就不去了。
上安瀾橋(下方是內江),走到對岸看魚嘴及寶瓶口,從南方出。
過橋才看到安瀾橋的標誌,這是因為我們走相反方向所致。
快到魚嘴了,這裡以電動遊園車,從寶瓶口開到魚嘴,方便無法走路的遊客搭乘,單程人民幣10元。
魚嘴景觀台。
魚嘴立碑。
這就是魚嘴,岷江在此分流了,左側是外江(原來的自然河道--金馬河),右側是內江(李冰開鑿的叫灌江),而魚嘴位於岷江出水口的1950公尺江心處,形如彎月前方扁平入水如魚的嘴巴,故名為魚嘴,水量大時多餘的水可以流到左方的外江(是排泄二季洪水的河道),右方是內江(是李冰率眾開鑿的河道),把江水源源不斷注入成都平原,具有四六分水及二八排沙的功能,故魚嘴決定了內外江的分流比例,是整個都江堰工程的關鍵。
李冰治水工程的石簍。
李冰治水工程的說明。
近代治水工程的改善。
往寶瓶口,這一段路蠻長的,如趕時間可以搭電動遊園車,不趕時間慢慢走也不錯。
前方山上就是秦堰樓。
左方水道就是寶瓶口。
靠橋的這一頭是飛沙堰,作為排沙用、枯水期導水入堰及豐水季排出多餘水量。
遠拍寶瓶口分流而下的湍急河水。
原本是拍紀念碑,不小心入鏡的二位川妹子。
寶瓶口旁這一端就是飛沙堰,作為排沙用、枯水期導水入堰及豐水季排出多餘水量。
內江在此又分為二道,左側是飛沙堰,右側是都江堰,很明顯看出大量的水都視注入都江堰的。
注入都江堰的水,在此可以推攤。
南橋前合影。
南橋就建築在內江(都江堰)上方,看出都江堰的水量極豐,可見李冰治水之功。
過南橋就是商店街及小吃街,河岸的房屋建築非常有古風。
我們在此吃當地的小吃,吃飯時不時有許多小販來兜售農產品、鮮花等,還有走唱。
有一位可愛的小妹,我們找她來唱歌,唱一首人民幣30元,四首100元。
主要原因是她有殘疾,我們猜測可能試汶川或雅安大地震受傷的,這二次大地震聽說造成許多傷亡,沒有雙腿的人極多,但她們仍樂天知命,值得敬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