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新竹關西石牛山、東安橋頭牛肉麵--1040328
(圖--石牛山風光)
石牛山,海拔671公尺(有資料說571公尺—維基登載671公尺),名列台灣小百岳第25,位於關西鎮錦山里羅馬公路旁,是關西一帶的名山,山頂有一顆三等三角點編號6247基石,山頂有平台,還有一塊狀似牛背形的大石,這塊巨岩就是所謂的「石牛」,當地人習慣稱大石頭為「石牛」,故名「石牛山」。山頂具360度的視野,天氣晴朗時,往西可見石門水庫大壩,石門山、溪州山等,往東就是新竹桃園地區的鳥嘴山、北德拉曼、李棟山等,所以石牛山被群山包圍,視野極廣,可以讓心胸開闊,身心舒暢。而登此山的過程中如果從東邊右方上山更具有攀岩、越溪,走稜線,穿山洞,十分精彩,在山頂時會有「登泰山小天下」的感覺。如果以最短路程登石牛山,則採左上左下,沿路亦會有懸崖峭壁、古木叢林、小溪、果園,享受森林浴,吸收大自然的芬多精。
從石福宮出發,有左右兩條登山路線都可以上到石牛山,右線較為平緩但耗時較長(上山約需1小時30分鐘),左線陡峭但路程較近(單程約需1小時10分鐘),我來爬石牛山二次,依據山友的建議走左線原路來回,或者右去左回,我都走過,山友建議勿採左去右回,以免下山會陡峭難下,這到沒有嘗試過。今天第四度登石牛山,本來還是照老路走,但因為高速公路塞車(大概許多人提前一週南下掃墓),所以到石牛山登山口已經接近9點30分,加上今天天氣好山頂視野一定很棒,所以採左去左回方式路程較短,很快就可登頂,欣賞好風光。
行車路線為關西交流道下,從關西方向穿過台3線往羅浮的118線道34.5公里處(有石牛山民宿標誌)左轉,進入後的第一個叉路口靠右(路較小的產業道路)往石牛山民宿方向,繼續向前走,不久就抵達了石福宮,石福宮是石牛山兩條登山路線的交會處。
來到石牛山登山口停車場,照例付100元停車費,管理停車場的阿伯有賣木耳、青菜等。
我們從左方石福宮水泥路方向往登山口走。
大概要走約800公尺的水泥路。
經過香蕉園。
看到民宅,沿水泥路方向。
經過錦山72號民宅。
來到登山口,綁了許多登山布條。
登山口這棵柚子樹正開花,散發出濃郁的柚子花香,遠遠就聞到。
剛開始的步道很平坦。
過了這座水泥橋後,步道開始一路陡上。
經過小山溝,這幾天桃園地區有下雨,所以山溝有水。
因為前幾天的雨,路面較為泥濘。
陽光灑在步道上,空氣非常清新。
步道一路陡上,路不遠,慢慢走絕對可以登頂。
來到這裡應該快到稜線了,因為上到稜線,石牛山就不遠了。
來到稜線,左方是去彩和山,右方是去石牛山,稜線黑狗一路跟我們上下。
稜線往右,這是往石牛山的方向。
左方往彩和山,路跡較不明顯。上次下山時就是在這裡一直衝過去,往彩和山方向,多走許多冤枉路,現在多了指標,應該不會走錯了。
稜線上可以看到石門水庫,目前真的很缺水。
來到這個叉路,石牛山就到了。
石牛山山頂風光。
石牛山山頂標誌,海拔671公尺。
看到桃園地區,這個方向也可以看到石門水庫大壩。
這個方向可以看到鳥嘴山、北德拉曼、....等山。
石牛山最著名的標誌--石牛背。
漂亮的群山風光。
我們在石牛山合影。
我在石牛山。
石牛山編號6247的三等三角點。
快樂的勝淵。
原路下山了。
經過小水泥橋,表示快下山了。
這個山路,其實風景不錯。下山後我們跟停車場的阿伯買木耳、青菜,可惜他的段木香菇已經賣完了。
中午我們來關西品嘗於1971年開賣至今的橋頭牛肉麵(位於新竹關西鎮中山東路上,關西鎮上往關西高中方向,過東安橋後右側,很好找)。其實中山東路在關西高中這一頭有許多老店,下次再來造訪其他小吃店家。
東安橋頭牛肉麵門口(每週一公休),路邊停車非常方便。
入口就是煮麵處,旁邊有許多自選魯味、還有燙青菜。
雖然已經接近下午1點,但店內仍有許多人陸續進來吃麵。
一盤燙青菜,分量蠻多的,味道平平,幸好不油。
切魯味,嘴邊肉、豬耳朵是用重量計價,還不錯吃。
牛肉麵,湯頭不錯,肉也軟嫩,湯不夠喝可以再加。
價目表。
我們吃完後,去關西高中對面的鳴鳳公園泡茶,約2點30分回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