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區拱北殿三秀山、叭嗹港大尖---1030608
(圖--拱北殿外風光)
拱北殿位於新北市汐止區汐萬路三段,是汐止三秀山上著名的廟宇,主祀孚佑帝君,殿前有廣大的停車場,方便停車,而墊前公園植滿楓樹,新春時綠葉滿枝,隆冬時,楓紅時節展現變裝魅力,滿地的紅葉,非常有情調,加上拱北殿庭園的日式風情,是北台灣賞楓的最佳景點。至於殿後的三秀山及叭嗹港大尖登山步道,一開始即是整齊的石階步道,是一條老少咸宜的健行路線,沿途有幾座石燈籠,更添風味,後段則是傳統的環山步道,來回約2小時20分鐘,屬於輕鬆級的路線。已下了一週的雨,今天早上天氣終於有點好轉,聽說除了今天外,下週還是繼續下雨,我們8點50分來到拱北殿,開始今天的行程,先登三秀山,後往叭嗹港大尖,叭嗹港大尖似乎已好久沒有人走,加上最近的下雨,所以並不好走,經過電塔快到時,我們遇到野蜂襲擊,只好放棄上山。
三秀山位於拱北殿後方,海拔139公尺,山頂有省府地政處測量局F118三等控制點,山頂除有小樹外,還有石頭成堆,視野部挫。
叭嗹港大尖位於三秀山與五指山及友蚋山延伸的山稜上,又稱北港山、烘內山,海拔271公尺,山頂有一顆三等三角點八三二號基石,山頂雜草叢生,稍有展望。
行車路線為中山高汐止交流道下,沿著汐萬路往新山夢湖方向行駛,至汐萬路三段頭,叉路口可見左側有拱北殿石碑,左轉往拱北殿停車場。
拱北殿停車場,來拱北殿已非常多次,但從未進入大殿,今天可以欣賞一下。
從這裡開始登山,大石牌上有三秀山拱北殿的大字。左側也有山門(未入鏡),是拱北殿的虎門出口。
登山口前有汐止區導覽圖。
在登山口合影。
循著階梯進入拱北殿,步道有很濃的日式庭園風格。
來到正殿,非常古樸,讓人心情平靜。我們從右側山門入殿。
走上階梯來到收付處及禮佛處,殿內陳設簡樸、一塵不染,真修道處也。
這是正殿內右側門廊,往三秀山方向。
殿內石柱旁有拱北殿的步道簡圖,只限於拱北殿的方位,至於三秀山及叭嗹港大尖就不在此標示之內。
走出殿外後來到涼亭,往左側是登山方向。
這裡的視野風景很好,也有石桌椅,所以在這裡泡茶也不錯。
先循左側階梯上三秀山。
來到叉路,前方至高點為川流亭,左側步道可走回拱北殿。我走上川流亭,卻找不到三秀山的省府地政處測量局F118三等控制點,因為這兒地勢最高。
回到叉路口,才發現穿流亭對面才是三秀山登山之處,石頭有鑿成階梯可以走上去,原來這三秀山躲在路旁。
約1分鐘爬上三秀山(樹上有標示),因太濕滑為了安全,只有我上來拍照。
三秀山海拔139公尺,有一顆省府地政處測量局F118三等控制點。
下三秀山續往前走,沿途風景秀麗,楓樹正綠。
來到叉路,原來左側石皆可上至川流亭(回程從這兒上去繞拱北殿一圈),我們續直行,但後段的石階路很滑,行走要小心。
很快就來到傳統山徑,下過雨,所以有些泥濘。
步道沿著山腰而行,路很小,走起來要小心。
沿途都有登山布條(樹上有指標),所以不會迷路。
上石階,以前這條路應該很多人走,但馬路開通後,大概就荒廢了。
進入竹林。
來到叉路,續直行,往右是下山至附近社區。
終於有一條像樣的路了。
走在竹林還是比較舒服。
來到電塔,離叭嗹港大尖應該不遠了。
電塔旁往叭嗹港大尖,路都被雜草淹沒了,我先探路,為了撥開蛛蜘網,結果在此突然遇到野蜂襲擊(叮了三包),我慌張閃躲結果跌了一跤,連眼鏡都不見了,這時蜂群沒有再追來,所以保持適當距離是安全的。
這就是我被叮的路旁蜂群,先前冠勛也被叮一包,顯然這條路的野蜂多,所以大家為了安全起見,決定不去叭嗹港大尖,回拱北殿泡茶。
回程時,在這個地點,冠勛被叮三包,原來我們先前走來時冠勛走在最後面,因走過去的人已驚動了牠捫,所以被咬。這時我才發現不到10公尺的前方又有一個蜂群,數量比這一個要多很多,這時我一接近,牠們就飛出來,讓我跟冠勛進退兩難,這時靜美已經沒事走過去了,大概也驚擾牠們,所以就變得不知所措,後來我用跑的衝過去,牠們有追來,但很快就回防了,剩下冠勛還沒走來,想到背包有雨衣,丟一件讓冠勛穿,安全走過來。跟大家會合後,才知天政及惠玲也都挨叮了,原來那個地方有二群野蜂。
回成我們上川流亭,從階梯可以看到叭嗹港大尖,就在前方鐵塔上方。
繞拱北殿後方回來,來到雙拱橋,過了雙拱橋就是拱北殿。
拱北殿前的建殿記事碑,我們回到停車場泡茶,這是最早回登山口的一次,才10點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