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區忠義山親山步道上小坪頂---1030316
(圖--行天宮北投分館)
忠義山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又叫小八里分山,海拔標高 230 公尺,有一顆北市都計編號012圖根點。從行天宮側門(左側)的「崇德堂」旁就是忠義山親山步道起點,步道通往小坪頂,全長約1.5公里(應該不止,可能要扣掉小坪頂國華高球場那段柏油路),忠義山就在途中約0.85公里處,忠義山設有打印台,就在石階步道旁,而忠義山有二顆三角點,一個在打印台旁,另一顆在往小坪頂途中的嗄嘮別山。
忠義山親山步道是一條林蔭密佈、原始幽靜、且整理乾淨,而石階路拾級而上,是極佳的有氧訓練場所,而這條步道有松林、刺竹等茂盛樹林擋住了陽光,而道旁設有石椅,供山友使用,加上這條步道離市區近,所以熱愛運動的民眾常來這裡鍛練身體,所以是台北非常熱門的步道。而步道來到何氏祖墓的大草原後,路徑一分為二,右往小坪頂,左往回台北藝術大學(楓丹白露登山口),可以繞回行天宮。而在忠義山看觀音山山形最美(何氏祖墳的大草原上),但因為今天有點霧濛濛,所以看不出來。
嘎嘮別山又稱為小巴里分山,也稱忠義山,海拔 233 公尺,有一顆編號 1102 號的三等三角點。
小坪頂山位於新北市淡水區與台北市北投區交界,海拔386公尺,有一顆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因為在樹林間,無展望。傳統的登山口在北投區貴子坑休閒活動區,最便捷。
今天我們行程原本是瑞芳三雄加深澳山,但因阿來一家來石門及北投掃墓,所以我臨時變更行程走忠義山親山步道,從行天宮上忠義山,經嘎嘮別山、國華高球場至貴子坑親山步道上小坪頂山後,從貴子坑下,大約2個多小時。
行車路線為北投區中央北路四段的行天宮,車可停行天宮。
這裡是行天宮停車場,從北投區中央北路四段30巷進來。
行天宮的廟堂之美。
行天宮北投分館的正殿,非常有古樸之美。
這是右側的崇德堂,圍牆旁有小門,出去就是忠義山親山步道,有空在行天宮逛一逛也不錯。
出了崇德堂就是步道起點,地上有指標。
我們照例在登山口合影。
一路先石級而上,再來是一段水泥小徑。
來到叉路,取右行。
再來都是石階向上,這兒有光武工專工程隊鋪民國66年八月立,顯然這條步道已有歷史,因為光武工專已更名為台北城市大學。
沿路有許多野生的川七,有登山順便摘回食用。
來到一顆大樹,看到這棵樹表示打印台不遠了。
來到忠義山,海拔230公尺,有一顆都計012的圖根點(從行天宮上來約25分鐘)。
剛剛的圖根點在親山步道打印台的下方斜坡,很奇怪的擺放位置。
忠義山合影。
來到大草原,左往楓丹白露,直行是小坪頂山,我們取直行。
這裡是何氏祖墳,很壯觀,何家祖墳後方視野極佳,忘了拍照。
來到嘎嘮別山叉路,取右小路進入。
嘎嘮別山又稱為小巴里分山,也稱忠義山,海拔 233 公尺,有一顆編號 1102 號的三等三角點。
我們在三角點合影,是今天的第二座山。
往小坪頂的路很寬大。
來到鐵門,我想這裡應該是私人土地,設置鐵門防止開車進入,因為這條路是通何家祖墳。
出了鐵門接上稻香路(小坪頂路)往上走(國華高球場)。
出了鐵門就可以看到吳仔厝的標示,顯然這是這兒的舊地名。
一路沿著國華高球場圍牆走(沿馬路大概要走800公尺)。
來到國華高球場的大門,要續往前走,整條步道這一段馬路行最不好。
來到往國華練習場的叉路,取右進入練習場。
這裡是國華高球場練習場,路前方就有步道。
過練習場後來到叉路,取右。
取右進入就看見布條。
往前直走來到叉路,取右進入。
這是右側步道。
來到叉路,取左。
取左後,即看到貴子坑親山步道的涼亭,續沿著親山步道走。
來到往三慈宮的叉路,取左往三慈宮,即往上就是小坪頂山。
往上走。
來到三慈宮,在此往左階梯向上。
沿著階梯拾級而上,這條路走的人似乎不多。
小階梯,一直向上。
遇到一棵彎倒的樹。
一路石階上來,終於有一段較平緩的路了,這時大家已氣喘吁吁。
接到一條馬路,但這裡左側有一條小路是往三角點的(很容易錯過),要注意不可往大路走,因為我走太快,在此錯過登山口,走了一大段前面的寬土路的冤枉路,找不到登山布條,只好回到這裡。
這左側往三角點的路,走太快就會錯過哦,進入後路徑清楚。
在此要左轉,旁有登山條。
繼續往前,三角點應該不遠了。因為她們有點累,且不知還要多久,所以只有我走上來。
終於來到小坪頂山,海拔386公尺,有一顆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所以從忠義山到此,我們又爬升156公尺。
貴子坑親山步道的視野。
剛剛進入貴子坑親山步道的涼亭,這時已經11點10分。
約11點25分我們來到貴子坑親山步道貴子坑側門登山口;因為阿來一家來台北掃墓,所以約中午一起吃飯,他們有二處要處理,所以我跟宗翰下到稻香圖書館叫計程車回行天宮,將車開回貴子坑露營區,先泡茶等阿來,中午準備去張吳記吃什錦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