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關西馬武督山成功登頂--1020112
(圖--馬武督山的林相-杉木與竹林相接連)
(圖--馬武督山山頂)
繼去(101)年12月8日來登馬武督山,雖然是一個月前的事,也一樣是陰天,一樣飄著細雨,只是今天天氣似乎好點些,上次因找不到登山口,卻在絲絲細雨中漫步於六曲窩產業道路上,也挺有詩意的。由於最近天氣不穩,本周又是北部有雨,寒流又來了,所以決定再登關西馬武督山 所以要來之前已先做好功課,應該不會再迷航了,尤其宗翰也來了,絕對沒有問題。
馬武督山位於新竹縣關西鎮,位於關西東南方而與尖石鄉交界,屬中央山脈西麓,標高1021公尺,為關西最高峰,有一顆三等三角點(編號6278)的基石,馬武督這個名字的來源,由於馬武督部落位於新竹縣關西鎮錦山里,在泰雅族語原稱「武督」係指人員物資匯集處的含意,於日據時期改為「馬武督」並沿用至今。在馬武督山的四周有鳥嘴山、彩和山、帽合山、石牛山環繞,若從慈惠堂的登山口(海拔500公尺左右,可於慈惠堂前停車),至山頂約90分鐘可達,爬升高度約500公尺左右;而從往尖石水田的產業道路頂第二登山口(約海拔760公尺),約1個小時左右可登頂,爬升高度約300公尺。
行車路線國道3號關西交流道下經關西市區,沿118縣道穿越台3線(即走羅馬公路),於過118縣道的錦山,過錦山國小33.2K處右轉竹29鄉道(六曲窩產業道路)上行至金華山慈惠堂,如果不知道路,只要記得在錦山街上,往慈惠堂就可以了。
來到金華山慈惠堂,路旁可停數十部車,因為過慈惠堂的路並不好走,所以我們把二部車停於慈惠堂,二部車上山。 。
這裡是金華山慈惠堂,附近的山勢陡峭。
慈惠堂往上的產業道路至此,注意要左轉往天山、尖石方向。
(這是上次拍攝的照片)
往尖石的產業道路,這裡接近最高點,圖左的泥土車道就是登山道。
車可於右邊往上的路旁停車。(注意圖左側的電線桿)
編號六畜高幹83支35的電線桿,就是登山口的位置,入口沒有任何布條。
我們在登山產業道路的竹林旁合影,雖然有點小雨。
來到民宅,原來這條路這麼寬,就是為了車可到達這個民宅。
民宅內有養幾隻犬,犬吠叫得很凶,似乎隨時會出來咬人。
過了民宅的產業道路就雜草叢生。
路到這裡要進入台灣杉林(有綁布條但不明顯)。
來到這裡,原來對向在開闢道路,所以開挖部份竹林。
進入美麗的台灣杉林相。
穿出森林後,來到產業道路,這一段大概是最近才做的路。
其他的部落客尚未介紹,其實沿著產業道路走也行。
又來到登山道口,我們一組走山徑,一組走產業道路,看會不會會合。
不到3分鐘就在此會合,這裡風景極佳,所以拍一張照留記。
難得有乍現的陽光。
一邊是台灣杉,一邊是竹林,開發產業道路的是竹林。
這裡的山坡,被開發的面積很大,但在這裡又進入登山道。
一邊是台灣杉,一邊是竹林,在這裡看得最清楚。
可惜不能看到美麗的竹林景觀。
圖左下有綁布條的是從慈惠堂登上來的地方。
這裡有一片空地,是一般山友休息的地方,右側往上登馬武督山。
這裡的路標非常明顯,可沿著路標走。
這裡續往馬武督山。
女追兵走產業道路還沒上來,所以我們先拍一張。
馬武督山的林相。
登山道比起大桶山而言,屬於非常好走的,因為路基沒有流失。
來到綁許多布條的地方。
原來這裡有一顆山字山角點(山字在背面),應該是界址。
看到這個三角點表示馬武督山不遠了。
快到馬武督山了。
馬武督山到了,海拔1021公尺。
有二顆基石,一顆為三等三角點,一顆是頭前溪水源頭基石。
馬武督山的三等三角點,編號6278。
馬武督山山頂合影。
馬武督山的視野,被雲霧遮蔽了,一路上山幸好沒甚麼雨,真是感謝老天爺。
雲霧開了,可看見對面的山。
山頂續往前是往蓮包山,大概還要90分鐘,樹上的標誌有記明。
下山了。
山路算好走,下去應該很快。
雖然有飄霧,但空氣非常好。
偶有乍現的陽光。
美麗的林相,是登山最幸福的地方。
山霧迷濛,感覺非常漂渺。
我們沿著產業道路下山。
很美的風景,霧來了。
霧漸漸散了。
美麗的風景當然不能留白。
回到民宅,民宅旁櫻花盛開。
回到登山口。
回到登山口約11點40分,準備去買香菇及吃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