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木柵南邦寮山、二格山繞一圈走--1030510
(圖-二格山山頂風景)
二格山海拔678公尺又稱石尖山,為台灣小百岳之一(編號017),山頂有觀景台及一顆編號701的三等三角點基石,地理位置屬於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與新北市石碇交界處。二格山有主峰及西峰兩座山峰,主峰視野極佳;西峰又稱南邦寮山或上龜山,海拔592公尺,山頭有北市都市計劃處一顆編號102的四等三角點基石。
二格山屬於木柵石碇一帶的山系,因為於台北市近郊,交通方便,所以成為一條熱門而理想登山步道,又與筆架山、猴山岳登山步道系統相通,可視個人體力調整行走路線,而步道沿路大都為泥土山徑,林蔭茂密,一路上上下下,沿稜線而走,稍有困難之陡坡均有樹木或繩索可攀爬,相當過癮,因此,假日來此登山的山友不少。
我們今天準備從草湳大榕樹下出發,採右去左回(逆時針)方式繞一圈走,大概三年前(100年初)我們也來過一次,是左去右回(順時針),不論順時針或逆時針約三個小時可繞一圈,是非常適宜的小健行。
行車路線是從政大走到指南路三段走到底即草湳,路邊可停車,再往前就是阿柔洋產業道路。
這裡是木柵路三段底的草湳,左側是著名的草湳大榕樹,前方叉路,直行是阿柔洋產業道路,右方可登電信台、南邦寮山、二格山。
我們從右側方向走,回程從阿柔洋產業道路出來,這樣剛好一圈。
我們從下午1點15分起登,右方是小山溪旁的一棟別墅,整理得很漂亮。
我們在登山口的別墅合影。
路底就是寬闊的登山道,可行四輪傳動車。
左方的石階可直上南邦寮山(非常陡、多年前曾從上面下來),不經過土地公廟,我們選擇較平坦的右側。
繼續往前,走在大路上緩緩向上,比較輕鬆。
第一個休息點,旁邊是民宅。
來到叉路,這裡要往右側,因為右側有綁登山條。
走在樹林間,心情很輕鬆。
路旁的風景很不錯,山上新摘種許多肖楠木。
雖然路很寬,但這樣的石頭路行越野車還是困難吧。
真是一條古樸的石頭路。
快到土地公廟了。
這裡是著名的土地公廟,對面有山友搭建的棚子供休息之用,右側有一條大路是往中華電信的轉播站,往前行是北宜公路。
這是登二格山的登山口,在土地公廟旁,圖片的小磚屋不是土地公廟。
從土地公廟上來才真正爬山的開始。
這樣平緩的路少,大多是上坡,且時上時下。
來到叉路,直上是往南邦寮山,左側往下是回到草湳大榕樹(也就是之前產業道路陡上來到這裡)
一路陡上,雖然天氣很陰暗,感覺快下雨,但我們還是繼續往前,應該快到南邦寮山了,我希望在下雨前到達二格山,那兒的景觀台可以遮雨,因為我判斷這雨不會下很久。
來到叉路,左上是南邦寮山,右側前往二格山。
南邦寮山、有一顆編號102的四等三角點。
過了南邦寮山路變得平坦好走,在這條登山道遇到許多山友,顯然這條路是台北熱門的登山步道。
登山道旁的美麗林相。
又開始爬升,現在開始沿著稜線走,所以步道會上上下下,走起來有點辛苦。
往下走,危險的路段幾乎都有拉繩,防止意外。
又是往上。
平坦的下坡。
路旁美麗的風景。
步道穿梭在林間,雖然有山雨欲來的感覺,但老天爺似乎對我們不錯。
來到一段古樸的石階,前後大概2百公尺。
古樸石階上來後,竟是一條寬大的石砌路。
很快來到二格山,在步道左側是三角點的入口,旁邊是景觀休息涼亭。
二格山到了,這時已經3點了。海拔678公尺,為台灣小百岳之一(編號017),有一顆編號701的三等三角點基石。
二格山的風景,視野極佳,可惜今天要下雨。
二格山景觀台。
二格山旁的景觀亭,很好的休息點,休息一下後,擔心下雨,所以要從往筆架的方向下山了。
來到叉路,路標並不清楚。往前是去景觀亭,往左下是去筆架山及去北宜公路,我音為要繞一圈走,所以要左下。
先來景觀台瞧瞧後,再往回走。
從剛剛的叉路往下走,都是陡下的石階。
在此要直行走傳統登山步道(注意有綁登山條是往筆架山),右下的石階路是往北宜公路的方向。
續往前走,這一段是繞著山腰,緩緩向下。
約走10幾分鐘來到叉路,往下是去草湳,往右上去筆架山。
從這裡往下回草湳,約30分可到產業道路。
叉路口豎立一張猴山岳的登山地圖,但也清楚的標示我們走的方向。
來到叉路,直行是去猴山岳,我們要左下。
這個路標就非常清楚,我們從這裡回草湳。
下山的路都是用石頭堆砌的,雖然潮濕但幸好不滑,可能是這條步道非常多人走的原故。
來到叉路,往上是猴山岳,左下是草湳。
來到叉路,注意登山條要左下,直行就不知去哪裡了。
從這裡下山。
來到大石板砌成的階梯路,表示快到阿柔洋產業道路了。
二條均可走,取左。
走到產業道路了,一路平安無雨,真是太幸運了,約在走10分鐘就回到草湳。
4點10分看到草湳交叉路口,結束今天的行程後,我們在大榕樹下方的廟旁泡茶,竟開始下雨了,真是非常幸運。